2025年5月19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发题为《减轻负担,增强责任 让基层服务更有效》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扎赉诺尔区取消形式化汇报要求后,干部腾出精力现场解决群众诉求,便民休闲广场开始动工,基层走访和实事办理效率显著提升,形成民生问题解决导向的新风气。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5月19日《人民日报》第4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群众的呼声,也是基层干部的期盼。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基层,看更有针对性的减负举措如何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为民服务。
——编者

迎检不需要做视频和PPT后——
社区干部,腾出手干实事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新开街社区福源小区,设施完备的便民休闲广场上,老人对弈、孩童嬉戏。
“由于历史原因,以前这里是群众投诉很多的垃圾堆放点。”社区党委书记钮春霞说,那时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社区想解决这一问题,但进展始终缓慢。社区所属的第一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莹说:“平常经常要耗费大量心力精力制作迎检视频、PPT,有空时才能推动一下实事,工作断断续续的。”
这并不是孤例。一些地方在拍视频、做展示上出现“内卷”。法治宣传、环境整治、评选表彰等,一有活动,视频就成了“标配”,有时汇报、迎检也需要视频“撑场面”。为了保证视频质量,有的村镇、社区将业务外包,又增加了财力负担。
为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群众服务,扎赉诺尔区制定完善了社会工作事务准入制度、扎赉诺尔区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等,明确取消了迎检视频和PPT等做法。
效果怎么样?
“腾出手干实事的精力多了。”赵莹感受颇深,区里领导准备到社区调研,若按以往惯例,得做视频和PPT,但区委办按照制度要求,通知社区口头汇报和现场观摩即可。
得知这一消息,赵莹建议将福源小区垃圾堆处理问题现场解决:“咱们建议领导到福源小区看看,现场汇报解决方案。”汇报后不到一个月,问题解决了,便民休闲广场开始动工。
扎赉诺尔区委书记齐善剑表示,社区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比拼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上,“现在干部基层调研的频次和社区工作者基层走访量明显增加了。”(记者 翟钦奇 毕京津 窦皓)
制作: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