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483公里管线“体检”记:看天然气内蒙古公司春检“护安战”

  5月19日,随着最后一台调压箱完成密封性测试,内蒙古公司2025年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正式收官。这场历时60天的“护安战”,不仅是对483公里燃气管线、9大类设备的全面“体检”,更是为千家万户的燃气安全上了一道“保险锁”。当我们拧开燃气灶、享受温暖时,背后是一群“燃气卫士”用脚步丈量安全、用科技守护民生的坚守。

  顶格部署:责任到“点”守护安全

  “春检不是走过场,是要把隐患当‘钉子’一样拔出来。”天然气销售内蒙古公司安全总监马俊在启动会上的话,道出了这场检查的严肃性。

  责任“网格化”:公司将3座门站、1座LNG工厂、234台调压箱柜等关键设施,全部标在“责任地图”上,每个设备对应到具体责任人,就像给城市燃气网络装上了“安全GPS”。

  方案“个性化”: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制定了15份“专属体检表”——比如山地管道侧重地质灾害排查,城区站点重点查设备老化。一位基层安检员笑称:“现在连螺丝松动这样的‘小毛病’,都逃不过我们的‘责任清单’。”

  智慧加持:给设备做“全身CT”

  在传统巡检基础上,今年春检用上了不少“黑科技”,让隐患无处藏身:

  智能监测“天眼”:9套智能摄像头24小时“盯着”场站,11套AI摄像头在高后果区“巡逻”,一旦发现异常(比如有人靠近管线),系统会自动报警,比人工巡检更快一步。

  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病历本”,记录着出厂时间、维修记录、检测数据。这次春检中,工作人员给2095台阀门逐个“洗澡”(清理阀杆污物)、“喂药”(加注润滑油),就像给设备做了一次“深度保养”。

  第三方“专家会诊”:邀请专业检测机构对388台电气设备进行“精密探伤”,用超声波、红外热像仪等手段,找出肉眼看不见的隐患,相当于给设备做了“CT扫描”。

  防患未然: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预案”

  内蒙古的春夏季常遇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燃气安全面临“特殊考验”:

  风险“先知先觉”:对305公里长输管道进行“地质摸底”,标出易滑坡、沉降的区域,提前储备了2000多袋防汛沙袋、29台排水泵,就像给管线穿上了“防洪盔甲”。

  车辆“健康管理”:给11辆生产车做“四漏”治理(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确保应急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一位司机师傅说:“现在每辆车都像‘特种兵’,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数据背后的“安全承诺” 

  63项隐患清零:春检期间发现的问题全部“销号”,小到螺丝松动,大到设备老化,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

  0容忍态度:对违规操作、管理漏洞等“软隐患”,实行“一票否决”,倒逼安全责任落地。

  民生温度:这场春检不仅关乎设备安全,更连着百姓生活——比如重点排查老旧小区的管线,给独居老人家里的加气软管作免费更换,把安全送到家门口。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内蒙古公司负责人表示,春检收官不是终点,而是全年安全守护的新起点。当我们在厨房燃起蓝色火焰时,当城市在燃气动力下有序运转时,别忘了,有一群燃气人正用“铁脚板”丈量安全,用“智慧眼”扫描隐患,做万家灯火背后的“安全卫士”。

  温馨提示:夏季是燃气事故高发期,市民如发现燃气异味、设备异常,可及时拨打内蒙古公司24小时服务热线956100,让专业人员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

  (冯立兴 赵忠安)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