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医疗价格更透明 患者选择更精准 内蒙古构建耳鼻喉诊疗“全链条”收费体系

  本网5月26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梅刚)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今年3月国家耳鼻喉类医疗服务项目立项指南发布后,内蒙古积极开展对接工作,通过调研、座谈、研讨等方式,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目前已构建起“项目细分有依据、收费规范有标准、技术创新有通道”的项目收费体系。

  据了解,为帮助更多患者“听得见”,根据诊疗技术流程,增设“人工耳蜗调试”,项目设置覆盖“适配—植入—调试—取出”的全周期服务。特别是将“耳蜗畸形”纳入植入环节加收情形,合理匹配不同病例的技术消耗水平,为先天性耳蜗发育异常患者提供专项价格支撑,让特殊群体享受更有针对性的医疗保障。同时,针对鼻部疾病诊疗的复杂性,细分鼻窦肿瘤切除、鼻息肉摘除、鼻内异物取出等不同临床场景,分别明确复杂情形加收标准、规范常规转特殊治疗规则、分设设目及收费互斥机制,提升项目收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此外,为推动喉癌术后康复技术应用,增设“发音装置安装费”“发音装置取出/更换费”等相关诊疗项目,将电子喉安装、更换等新兴技术纳入规范收费范畴。以项目设定支持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鼓励医疗机构为发音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让术后患者“说得出”,使医疗技术创新成果更好更快惠及民生。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与招标采购处处长李树珍表示,内蒙古构建耳鼻喉诊疗“全链条”收费体系,使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更加规范,逐步实现项目设置与价格管理系统性优化,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诊疗服务与更透明的收费体系,切实提升医疗健康保障水平。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