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阿拉善盟着力构建高效信用修复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已为457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

  “多亏你们指导,让我们快速恢复信用,避免了损失!”近日,阿拉善盟某检验检测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成信用修复,恢复正常经营状态,企业负责人向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致谢。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需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优化流程、健全机制、强化宣传,构建高效信用修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减负增信”。截至6月6日,全盟已为457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其中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户、个体工商户362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18户,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推行信用修复线上办理,企业线上提交材料,即可实现“进度实时查、结果在线出”。该局工作人员崔玉静介绍,以往需现场提交纸质材料,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办结,办理时间压缩超50%,极大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方便了异地经营主体。

  据了解,在制度保障方面,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健全信用修复机制,细化职责分工,优化从材料审核到办结的全流程操作规范,既便利企业申请,又提升执法人员办理效率,为信用修复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全盟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示办事指南与文书,广泛宣传“网上办”优势,引导失信主体主动修复信用,营造诚信经营氛围。

  “信用修复是包容审慎监管的体现。”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刘鑫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探索建立信用预警和修复提醒制度,主动提示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强修复后跟踪管理,推进“三书同达”,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形成“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信用激励”的良性循环,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用根基。(纳日娜)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