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巴林右旗:无人机 “飞” 出治沙新速度

  六月的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一架无人机在灌木丛上空发出规律的嗡鸣声,打破了沙地的寂静。它精准地“叼”起一捆柠条,宛如沙漠中的“空中快递员”,轻盈地飞向一公里外的大卡车,完成一次高效的治沙原料运输。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是巴林右旗在沙地治理中突破传统、创新实践的生动写照。

  今年春季,巴林右旗治沙工程正式启动。旗林草局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柠条插入沙地进行网格固沙的方案。柠条具有耐旱、防风固沙等特性,是沙地治理的“先锋植物”,由于交通不便,使用柠条数量大,加之柠条灌丛荆棘丛生,既费时又费力。

  为破解地面运输治沙原料难题,巴林右旗林草局及时召开会议,应用无人机运输治沙原料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经过治沙实践证明,使用无人机运输治沙原料,运输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1小时,用工人数由原来的十几人缩减到3人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运输、人力和时间成本,进而提高了工程治理效率。

  无人机助力沙地歼灭战,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巴林右旗在生态治理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创新技术应用到沙地治理中,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南丁  刘忠友)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