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子王旗各中小学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将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思政教师们时刻关注时代动态,将最新时政热点巧妙融入日常教学。每周的大时政课堂上,他们围绕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多方面的前沿动态,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们解读国家政策与发展理念。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提问发言,在热烈的思维碰撞中,对国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还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政治敏锐性。

第三中学思政教育老师李得宇表示:“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立体,真正入脑入心。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贯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积极协调法治教育入课堂。学校精心组织学生参观模拟法庭,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律知识学习活动。四子王旗检察院的“晨曦少年法庭”,成为学生们重要的法治实践基地。在这里,学生们能够现场观摩真实案件的审理过程,以沉浸式的体验感受法庭审理的严谨流程,直观领略法律的威严与公正。部分学生还亲自参与模拟法庭表演,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人等关键角色。在筹备与表演的过程中,他们深入钻研法律条文背后的深层内涵,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检察官、法官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学生们的法律疑问,助力学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切实的实际认知。
此外,学校充分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为学生树立起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从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这些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都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先进人物事迹报道,积极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培育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担当意识。借阅思政图书、精心打造别具一格的走廊文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这些都成为思政教育的独特载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子王旗第三中学学生张如诗兴奋地说道:“以前觉得思政课就是背背知识点,现在通过这些活动,我真正理解了国家发展和我们每个人的紧密联系,也懂得了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子王旗各中小学的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誉。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了视野,更深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责任感明显增强,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提升。下一步,四子王旗将持续深入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不断丰富“大课堂”的实践形式,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