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花样”套种 “一地双收”

  播种(资料图)

  近日,记者走进巴彦淖尔田间地头发现,面对一茬作物成熟有余、两茬作物成熟不足的农业气候条件,今年巴彦淖尔市立足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推广小麦套种玉米、向日葵、甜菜等采用“22+4”立体模式种植,即22行小麦加4行玉米,总带宽4.3米。这种模式通风效果好,能充分利用光能等资源,既可满足玉米生长,又不影响小麦生长,实现了互利共赢、增产增收,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临河区狼山农场八分场小麦套玉米种植基地,麦苗间穿插着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当地种粮大户称,“今年我这1600亩地全部种成了小麦套玉米,这种套种模式能实现一块地‘两片田’,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此外,小麦和玉米的收入加上政策补贴,每亩地纯收入约1300元到1400元,比种其他的经济作物更省心、省力。”

  小麦套种玉米如何灌溉?在八一乡章嘉庙村三组750亩小麦套玉米种植基地,小麦长势喜人,玉米已经出苗。针对小麦套种玉米灌溉问题,当地村官给出了答案:“我们利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先给小麦滴灌,等玉米需要滴灌的时候,随时给玉米滴灌,一点也不耽误事儿。这种滴灌方式全年亩均节水220立方米左右,节约化肥30%,达到了省水、省肥、省时、省工、增收的效果。”

  据悉,今年临河区播种小麦折纯面积12.72万亩,超过计划种植面积2.72万亩,小麦套种玉米种植面积10.4万亩。杭锦后旗陕坝镇今年提早部署套种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截至目前,陕坝镇完成小麦播种面积17333亩,其中单种14107亩、小麦套玉米1763亩、小麦套葵花1463亩。下一步,陕坝镇将在现有1.7万亩麦田基础上,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让每寸耕地发挥出最大效益。

  除了因地制宜推广小麦间作套种模式,我市还进一步优化套种作物种类,积极探索立体多熟种植模式,逐步实现由过去以粮食作物为母田扩展到以瓜菜为母田的套作模式,拓宽了套种作物领域,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同时,巴彦淖尔市通过采取以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小拱棚种植为主的提早栽培和以选用早熟品种、推迟播期为主的延后栽培措施,缓解作物共生期矛盾,为套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黄景莲)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