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以文明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全国文明村镇阿左旗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

  走进夏日的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放眼望去,平坦的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幢幢整齐的砖瓦房窗明几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景色秀美、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画卷。

  曾经,这里只是腾格里沙漠腹地一个以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的贫困嘎查。如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成为乌兰哈达嘎查最亮眼的标签。

  近年来,乌兰哈达嘎查积极践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以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群众工作为导向,着力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文化阵地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2003年起,乌兰哈达嘎查党支部依托境内沙漠、草原、湖泊、湿地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临近宁夏中卫市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牧民发展旅游业。2011年,嘎查党支部牵头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旅游合作社+农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牧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入股,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融入通湖草原旅游区的“大市场”,通过在景区经营沙漠冲浪车、骑马等旅游娱乐项目,当年实现经营收益96万元,分红66万元。尝到旅游业发展的甜头后,嘎查参股牧户从最初的99户发展到如今的213户,实现全民参股,年分红达300多万元。

  随着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乌兰哈达嘎查创新思路,为每户牧民承包1000亩沙漠,鼓励牧民改变单纯依附景区的发展方式,自主经营牧家游、露营等旅游项目,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产业。如今,黄沙深处,白色帐篷、太空舱火星营地、玻璃星空房星罗棋布,为寂寥的沙漠增添了勃勃生机;嘎查人均收入也从原来的不足6000元提高到近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乌兰哈达嘎查党支部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和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千村示范万村行动”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6万平方米牧民新村、42户牧民房屋,并实施供电、给排水、街巷道路硬化和亮化、院落围墙及大门改造等工程,使嘎查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我们嘎查从事旅游经营的牧户有200余户,经营项目涵盖骑马、骑驼、沙海冲浪、沙漠越野、卡丁车等,每户年收入15万元以上,合作社累计为村民分红2400多万元。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乌兰哈达嘎查党支部书记李雄鹰说。

  依托腾格里沙漠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乌兰哈达嘎查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室、草原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传统节日文化展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农牧民运动会……乌兰哈达嘎查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力度,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曾令飞)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