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巍巍青山岭 共绘振兴图 ——奈曼旗青龙山镇多轮驱动跑出富民增收“加速度”

  正值夏日,奈曼旗青龙山层峦叠翠,风过山峦,花叶摇动。青龙山下,机械轰鸣,乡村道路延伸铺展;塔吊林立,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今年,青龙山镇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为主线,全力以赴补短板、惠民生、稳增长,拼发展、谋未来的姿态尽收眼底。

  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

  在青龙山镇平房村修路现场,机车轰鸣声中,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君带领群众正在垫高路基,推土机将土推平压实,路基已经垫平。

  “这条路不长,接辽宁界公路,总长度才1.8公里,修通后方便去辽宁卖粮了!”王守君喜笑颜开,“这次修路还是以工代赈项目,能给村民带来40万元的收入,利民的大好事儿!”

  今年,青龙山镇以增加民生福祉为出发点,累计申请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个,总投资1387万元。其中,仅新建道路工程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农民工劳务报酬约为247万元。

  青龙山镇地处山区,防洪抗洪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此,该镇相继实施了梯田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在留住天上水的同时,还实施了山洪沟治理工程。

  在青龙山村东侧的山洪沟里,两侧的坡已被石块砌垒起来,拐弯处的沟底也被石块填平,并用铁丝网牢牢缚住。

  青龙山镇实施的山洪沟治理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总建设治理长度28.6公里。其中,新建铅丝石笼护岸工程总长度19.2公里。项目分别对青龙山沟、卧龙泉子沟等4条主要山洪沟进行了治理,防护范围涉及13个村级行政区1.28万人,有效防护耕地8.67万亩。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有效地提升了防洪抗洪能力。

  打造投资兴业“磁场洼地”

  走进位于青龙山镇的内蒙古二龙香农食品有限公司鲜食玉米加工项目施工现场,一侧,是数十名工人正在砌筑墙体、绑扎钢筋,热火朝天地加紧建设厂房;另一侧,工人正在为即将安装的加工设备做着前期的地面铺设工作。

  “我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投资建厂兴业,一方面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好,另一方面是当地政府的服务到位。”来自黑龙江的企业家陈忠表示。

  “我们计划7月中旬投产,年可生产包装真空玉米3000万穗、速冻玉米3000万穗。”陈忠对施工进度很有信心。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上缴税金300万元,可安置当地200人就业。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最强的“磁力场”。

  在内蒙古中晟智储产业园有限公司甘薯储存加工研学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长臂挥舞,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工地上作业。在工地的南侧和西侧,一栋栋甘薯鲜储库和一幢近5000平方米的研学大厅已经完工。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到明年底全部建设完成,是一个集甘薯种植、研发、存储、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在青龙山镇甘薯产业园,内蒙古曼通农产品有限公司正在开足马力生产酸辣粉,其主要原料的粉丝就是青龙山地产的甘薯加工而成。

  青龙山镇以产业为链,以园聚链,正着力打造“一园四区”格局,以甘薯产业园为依托,着力打造科技培育区、种植示范区、储制研学区、产品加工区,一幅高端、绿色化、集约的新型工业产业画卷在徐徐铺展。

  荒山变成致富“宝地”

  生态,既是群众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为此,青龙山提出“经济沟”“生态坡”“山地果”“梯田粮”的治山治水理念,将曾经的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地”。今年春季,全镇共完成植树造林2700余亩,为这片青山再添绿色。

  在青龙山镇鹦鸽山村的山峦上,4700多亩的文冠果花迎风怒放。村民计增礼走在花海中,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满脸欣喜。

  17年前,包括计增礼在内,村民怀着不情愿的复杂心情栽下了当地政府下发的文冠果苗。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收效慢的果树。如今,它却焕发出了让村民意想不到的生机,昭示着广阔的未来。

  计增礼现有170亩文冠果树,仅卖籽每年收益最低在4万元。

  “文冠果树可真是个好东西,榨油、做茶叶、入药,浑身是宝。很多村民都在泡这个嫩芽喝,代替茶叶,具有保健作用。”村党部书记刘海成介绍,文冠果可以做出20多种产品,现在全村有15年以上的文冠果树2700亩。近两年,村里试着加工了少量文冠果油,市场反响非常好。

  如今,青龙山人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书写着精彩答卷。

  (侯显峰)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