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各乡镇通过回收再利用、低温炉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全力以赴防治农田污染。
在商都县大库伦乡滑家村残膜回收点,数十袋装满残膜的包装袋整齐堆放。滑家村党支部书记庞学工说:“自2024年10月起,我们村的残膜回收点已经回收残膜300袋,这些残膜都是通过人工捡拾加机械作业方式收集。”为了提升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大库伦乡为参与残膜回收工作的村民给予每袋6—10元的补贴,同时对村民进行全方位宣传,重点强调残膜对土壤环境、作物产量及农村环境的严重危害,引导农户回收废旧残膜。像滑家村这样的村级残膜回收点,全县共有38个。
据介绍,回收的残膜被运输至县城内指定的回收企业,通过破碎、漂洗、热熔等加工流程,产出再生塑料颗粒,将残膜污染转化成可再生资源。截至目前,该企业共回收残膜1671余吨,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160余吨。对于根茬难以分离的残膜,则由乡镇组织统一转运至县城内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已处理残膜330余吨。
为确保残膜回收工作的可持续性,商都县在春耕备耕时与种植大户签订残膜回收委托书,形成了从源头回收到终端处理的残膜回收体系。从2024年秋收后至今,全县回收残膜2800余吨,对覆膜耕地实现残膜离田全覆盖。(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