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内蒙古21亿株苗木保障“三北”工程种苗供应

  本网7月14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内蒙古聚焦“保、育、繁、推、管”五篇文章,全力保障“三北”工程种苗供应。目前,全区育苗基地面积达40万亩,苗木产量突破21亿株,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不仅能满足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建设需要,还可辐射供应周边省区。

  2025年初,内蒙古制定全年完成2000万亩以上的防沙治沙目标,任务艰巨。为保障种苗供应,内蒙古依托国有林场的土地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两大战区为重点,在全区布局建设了40处保障性苗圃,重点培育“三北”工程急需的柠条、梭梭、羊柴等乡土沙生灌木树种,并按照“就近育苗、就近使用”原则,推行“订单生产、定向培育”模式,充分发挥保障性苗圃补缺、托底、稳价的作用。

  根据新时期“三北”工程建设需要,内蒙古及时引导和调整品种选育方向,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创新品种审定形式,实行成果奖励机制,重点推进抗性强的灌木树种、效益好的经济树种和附加值高的珍贵树种良种的选育步伐。目前,全区已审认定林木良种203个,基本实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全覆盖。

  依据生态区划和树种特性,内蒙古科学规划布局苗木繁育基地,在东部地区重点繁育油松、樟子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和木本粮油树种,在中西部地区重点繁育柠条、梭梭、沙棘、枸杞等生态树种和经济林果树种。同时,积极引导育苗主体科学合理育苗,逐步形成以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育苗格局。

  聚焦“三北”工程重点区域,内蒙古狠抓种苗流通重要环节,抢抓质量监管关键节点,启动为期7个月的“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林草种苗质量监管“绿剑2025”行动,重点开展种苗质量抽检和生产经营企业“双随机”检查,通过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做到“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用种用苗质量监管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291个苗批和61个种批的抽检,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同时,建立种苗价格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周调度+周研判+周预警”方式,确保种苗市场秩序稳定和质优价稳供应,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高质量种苗保障。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