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校园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张俊喜,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刘惠,自治区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贾世琦解读《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和《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两个文件并答记者问。
内蒙古自治区举行校园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 张俊喜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教育厅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和《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两份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推动的具体工作。
两份文件都聚焦“文化”这个主题,体现了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 ,认真落实“两个结合”根本要求的工作规划和行动实践。
《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坚持分类指导,结合各学段特点提出不同的建设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都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高品位、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载体实现不同的育人目标。主要是:学前阶段主要是以图文并茂、育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对中华文化有初步感知;小学阶段主要是运用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初中阶段主要是运用知识学习和感性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高中阶段主要是运用观察、辨析、实践等方式,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主要是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
二是全面聚焦主线,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在融入过程中,主要注重: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充分发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教育,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唱响“北疆文化”品牌,全方位感悟模范自治区的实践伟力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日常教育全过程,必须体现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三是有形有感有效,积极创设全方位、分层次的文化育人氛围。校园文化需要注重空间环境的布设,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融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指导意见》在设计时,注重不仅从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对文化设施、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等作了细致规划,更重要的是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提出培育优良学风教风校风、构建师生共有心灵家园、打造正能量网络空间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层面,明确要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优化教育管理水平;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党团队组织建设和贯通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等分项要求。
以上是对《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的简要介绍。
我们知道,今年自治区规划和部署了六个行动,其中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是其中之一。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育厅党组专题研究并制定了《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发挥高校智库集聚作用和学科专业优势,立项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和“北疆文化新型智库”,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开展具体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和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推进北疆文化进校园。将北疆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日常教育,统筹谋划、一体化、整合式推进,通过课程融合、教材建设、环境营造、网络育人、研习践行等方式,推出一系列聚焦北疆文化的科研成果、地方读物、数字资源、原创精品等,打造“识见北疆”“课说北疆”“思响北疆”等育人品牌,构建“书香校园”“寻礼校园”“乐动校园”等多元校园文化格局,以北疆文化建设,增进广大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潜移默化地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在教育系统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深化北疆文艺创作。加大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和展演,开展以班级、校园、盟市和自治区为单元的展演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原创精品,丰富和完善北疆文化建设内容,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建设全国先行先试区。
四是提升北疆文化传播质效。将依托各类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北疆建设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不断增强北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引导师生做北疆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传播者,使学校成为北疆文化的传播窗口、传承高地和创新摇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内蒙古自治区举行校园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中国文化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教育厅一起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北疆文化建设相关的两份文件,那么这两份文件一同发布是有什么用意呢?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贾世琦: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方面,北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一是两个文件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无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北疆文化建设都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凝聚师生思想共识,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二是两个文件都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时代使命。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创新的高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独特优势。因此,要充分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培养“第二个结合”时代传承人。三是都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手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文化浸润、感染、熏陶,这种教育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因此,我们要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成长规律,从战略高度规划校园文化,凝聚精神文化、优化制度文化、美化环境文化、引导行为文化,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更要将北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师生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另一方面,要让北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凸显北疆文化特色。要发掘校史校训、学科专业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将北疆大地上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场景,以北疆文化作为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案例和育人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和魅力。二是要积极推进北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推进落实的空间和载体,是北疆文化传承创新的有力阵地。要运用学科渗透、课程开发、研习践行、环境营造等学校教育的独特途径和教育方式,推进北疆文化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自治区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的统筹推进下,让北疆文化在校园活起来、火起来。
内蒙古日报记者:刚才提到自治区在统筹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那么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有哪些特色呢?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刘惠: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天发布的《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将北疆文化深度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充分彰显了教育系统特点,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一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我们将北疆文化融入高校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建设,构建适应北疆文化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立项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
二是发挥科研赋能优势。我们将发挥高校人才学科优势,建设北疆文化新型智库。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重点平台,开展委托课题研究,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提供深厚学术支撑。
三是发挥立德树人优势。整合各门课程蕴含的北疆文化育人元素,探索开设《课说北疆》系列选修课,打造一批“金课”。鼓励各地各校挖掘内蒙古历史人文、民俗节庆、地理风貌等育人资源,编创体现北疆文化的示范德育课、音乐思政课、故事集、案例集等,支持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优质教材。
四是发挥文化传承优势。提炼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校训、校歌、校标,挖掘讲好校史故事,积极组织体验式、互动式实践活动增强文化感知力。打造“识见北疆”“课说北疆”“思响北疆”等育人品牌,构建“书香校园”“寻礼校园”“乐动校园”等多元文化格局,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
五是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支持艺术院校和艺术类专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艺术专门人才。积极创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体现北疆文化特色、融合现代文明的文学作品、理论读物、话剧舞剧、交响乐、影视动画、书画摄影、音乐歌舞等文艺精品。
六是发挥协同育人优势。通过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培育网络名师工作室,策划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等方式,拓展网络育人平台。善用社会资源,推进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组织“识见北疆青年团”社会实践和“追寻足迹教师团”实践研修,构建实践育人大课堂。协调校企地共建育人共同体,协同家校社共同构建育人环境,形成课内课外相融合、校内校外相贯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思政体系。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教育系统将如何落实两个文件,近段时间里将安排哪些重点工作呢?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刘惠: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后一段时间里,教育系统将以落实两个文件为契机,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系列宣传教育。用好北疆文化中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开展红色研学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理论巡讲、先进人物进校园、国防教育、红歌接力唱等系列活动。
二是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联合三省一区高校青年师生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开展“从抗战胜利80周年思考吾辈之责任”中小学生书信征文活动。
三是分层次开展学生实践研学和教师实践研修。面向全区大学生开展“青春聚力两件大事 识见北疆奋进征程”主题社会实践。引导高校大学生组建百支实践团,在办好“两件大事”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面向青年教师组织“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实践伟力”思政骨干教师实践研修,深入了解各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四是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网络思政成果展示活动。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光影趣青春、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校园好声音、数智新技艺、网创梦工厂等系列活动,面向教师开展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工作案例征集展示。开展“校园网络宣传月”系列活动,将师生网络行为规范纳入日常管理,加强师生网络文明素养。
五是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国学天地”知识竞答,征集焕活传统文化案例,组编红色校史故事集,组织非遗手作市集、举办草原丝路国乐节,开展“寻礼季”中华文明礼仪传承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六是加强开学季新生入学教育。在秋季开学季,组织大中小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在军训期间组织观看“青春影鉴”系列微电影,加强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
七是组织北疆文化艺术精品进校园。联合文艺院团、新闻媒体组织乌兰牧骑进校园、文艺名家进校园、非遗技艺进校园、中华优秀戏剧进校园等活动。创作展演北疆文化校园经典剧目。推出“这就是内蒙古”短视频征集展播,打造一批体现北疆文化特色、展现青年风采的精品。
以上就是我们计划开展的重点活动安排。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