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在呼和浩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内,水花翻涌间,内蒙古残疾人游泳队的日常训练正火热进行中。这其中有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听力残疾的队员,在水声与教练的指导声中,向着梦想奋力划行。
泳池边,主教练嘉睦钦目光紧锁队员,“胳膊伸直,低头,注意动作……”指令接连不断。一些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在旁陪伴,嘉睦钦把训练时发现的问题和细节仔细记录,并耐心与妈妈们沟通,再由妈妈传递给孩子;面对听力残疾队员,手机文字成为他们交流训练重点的桥梁。
嘉睦钦曾是内蒙古游泳队主力队员,入选过国家游泳队,退役后赴美执教3年,回呼和浩特后创办了游泳俱乐部,还义务教授内蒙古残疾人游泳队队员。“和其他运动员相比,训练残疾人运动员特别是孤独症孩子,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体能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沟通交流上也要研究一套合适的方法。”嘉睦钦说。
在他看来,游泳对这些孩子意义重大,“通过游泳动作的刺激,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升,身体协调、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取得进步。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收获掌声与尊重,体会到了梦想成真的喜悦。”
在6月16~19日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暨东京聋奥会选拔赛中,内蒙古残疾人游泳队赵越、乌都木、阿乐福图参赛,收获3枚铜牌。目前,乌都木正在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加紧备战,更多队员也在为明年的内蒙古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冲刺。
“希望能带动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让他们在运动中实现更多人生价值。”嘉睦钦的话语中满是期待。在这片泳池,正持续上演坚持、奋斗与梦想的动人故事,每一圈泳道,都闪耀着逐梦的光芒。
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