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人民日报海外版】气候资源助力地方文旅发展

  2025年7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2版刊发题为《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在阿尔山举办 气候资源助力地方文旅发展》的文章,报道了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会议以“挖掘避暑气候资源价值 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气象与文旅合作,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7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2版

  近日,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本次会议以“挖掘避暑气候资源价值 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气象与文旅合作,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在致辞中表示,气候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气象部门通过科技创新构建气候资源评价体系,推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联合文旅部推出“避暑旅游路线”“冰雪旅游路线”等特色产品,将气象景观转化为旅游资源,助力地方打造绿色发展模式。气象服务已成为旅游安全的“智慧护盾”,全国228家5A级景区已建成425个气象观测站点,多要素融合气象服务平台覆盖5万余个景点,累计向导游推送预警信息2.4万余条,服务旅游团超22万个。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了2025年全国暑期避暑旅游推荐路线。该路线综合夏季气候趋势、温湿度、日照等指标,结合生态与交通要素,推荐16条兼具舒适性与吸引力的避暑线路,为游客提供参考。

  会上,内蒙古兴安盟全域获评“避暑旅游目的地”,阿尔山市获评“中国气候生态市”。兴安盟、四川大邑、广西河池等地还分享了气候资源转化经验,如依托森林康养、冰雪旅游等业态打造生态品牌,通过星空旅游、温泉度假等产品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联合文旅部门优化气候评价体系,拓展气象服务场景,并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多维展现生态价值。熊绍员呼吁各方凝聚共识,探索气候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随着气候资源潜力持续挖掘,避暑旅游有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促进生态转化的绿色引擎,助力地方特色文旅产业发展。(记者 朱金宜)

  制作:杨苏雯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