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百万尾鱼苗“入住”牤牛海水库

  7月13日,随着一阵阵“扑通扑通”的入水声,百万尾花鲢、白鲢鱼苗游入兴安盟突泉县牤牛海水库,在这里“安家”,为水库水域生态修复“充能”。

  牤牛海水库位于突泉县太平乡境内,是一座集防洪、养殖及灌溉于一体的中型水库。近年来,为加快水库水域生态修复,恢复鱼类物种多样性,兴安盟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以此优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

  作为“水质净化师”的花鲢滤食浮游动物,与“藻类克星”白鲢协同抑制浮游植物滋生,大幅改善水质,并丰富渔业资源。“花鲢+白鲢”的增殖放流模式实施3年来,牤牛海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指数下降37%,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良性循环。此次活动中,专业人员采用“三检一核”机制,严格把关鱼苗质量与数量,确保放流规范透明。经测算,优质鱼苗存活率可达95%以上。

  “自2020年起至今,牤牛海水库累计投放花鲢166万尾、白鲢155万尾、鲤鱼15万尾、草鱼5万尾、雅罗鱼160万尾。通过‘以鱼控藻、以鱼净水’模式,有效改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水库水质稳定提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突泉县水库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贾久成介绍。

  鱼苗“入住”后,突泉县将继续强化水质监测与鱼群追踪,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慧玲)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