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老有所为 银发生辉

  “现代化大棚盘活了乡土资源,鼓起了农民腰包,咱这路子走对了!”夏日里,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陶赖高勒村的油桃大棚内,几位精神矍铄的退休干部正与农户热烈讨论着发展前景。

  今年以来,杭锦旗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阅历深、威望高的独特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引导“银发人才”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中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过精心组织调研考察、交流座谈等活动,鼓励老干部“看变化、提建议、促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特色产业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的“银色动能”。

  “现在农村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手脚可能慢了,但脑袋还能为大家出点力!”一位退休干部在调研中感慨道。杭锦旗精准对接离退休干部的年龄结构、专业特长,组织他们深入村集体经济项目、党建引领治理示范点、现代农业大棚和田园综合体等一线。老干部们结合丰富经验,围绕“提升大棚经济效益”“挖掘农旅融合潜力”等议题,提出了引入智慧农业延伸产业链、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发“周末经济”、整合采摘游乐打造短线旅游等一批“金点子”,为乡村产业提质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杭锦旗还引导1214名退休党员主动扎根社区,担任楼栋长、网格员。同时组建矛盾调解、文明创建等5支“银发”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矛盾排解、理论宣讲、农俗体验等活动,示范带动更多老同志参与共建共治。“本以为退休后用不上的经验,没想到还能派上大用场!”一位参与农俗体验活动的老同志高兴地说。

  “老干部的智慧是一笔宝贵财富,一定要加倍重视和珍惜。”杭锦旗老干部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瑞田说。该旗高度重视与离退休老干部的沟通联络,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及时向老同志通报全旗发展动态,并围绕中心工作问计问策;认真梳理汇总老干部们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金点子”清单,推动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采纳落实,确保“银发智慧”有效转化为发展实效。如今,“老干部乡村振兴智囊团”定期组织老干部为本地特色果蔬种植、产销对接、文旅融合等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经验支持;“老干部调解队”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起……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杭锦旗通过深化“银发力量助发展”行动,有效激发了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让银发智慧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光发热,汇聚起助力振兴的“桑榆力量”。(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杨柳)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