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科技日报】内蒙古呼和浩特每年超亿元资金促绿色算力与AI产业发展

  2025年7月21日,《科技日报》第7版刊发题为《内蒙古呼和浩特每年超亿元资金促绿色算力与AI产业发展》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呼和浩特明确每年统筹安排1.28亿元专项资金,推出五个方面17项有力措施,全力推动产业升级。

  报道全文如下:

  《科技日报》(2025年07月21日07版)

  工作人员在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机房中维护设备。新华社发(苏雅立 摄)

  记者日前从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获悉,内蒙古呼和浩特正式发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每年统筹安排1.28亿元专项资金,推出五个方面17项有力措施,全力推动产业升级。

  其中,呼和浩特以建设国家重要算力基地为目标,每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大幅降低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获取优质算力的门槛。同时,呼和浩特从战略层面布局,构建连接京津冀以及芜湖—重庆—贵安的南北双向算力走廊通道,并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自主创新计算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技术的协同突破。

  此外,呼和浩特还将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孵化社区,发放“人工智能语料券”和“人工智能模型券”支持语料库建设及数据标注技术创新,进而构建算法创新应用生态体系。为全面激发产业活力,呼和浩特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算力规模突破10.1万P,其中智能算力9.6万P,规模位居全国首位。通过多边交易体系,呼和浩特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已超过80%,电力到户交易价格稳定在0.35元/度左右,是“东数西算”工程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中绿电使用比例最高、电价最低的地区。

  “呼和浩特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壮大算力规模,突破算法瓶颈,深挖数据价值。”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妥鑫表示,该市将培育形成以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为核心,与绿色电力、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的区域特色产业生态,建成全国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记者张景阳)

  制作:杨婷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