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刘睿睿)8月4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内蒙古已全面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截至目前成效显著,且计划2026年实现所有补贴全通过社保卡发放,并同步拓展金融服务惠及农牧民。
据介绍,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工作涉及资金额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自2024年1月1日起,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区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集中发放惠民惠农补贴,截至2024年底,“一卡通”系统累计发放财政补贴436.36亿元,其中通过社保卡发放329.35亿元,社保卡登记率达89.3%,95%的惠民惠农补贴实现社保卡发放。
今年1~7月,全区财政系统持续加力推进,“一卡通”系统已为领取补贴的群众登记社保卡1030万张,登记率达到93%以上。2026年起,“一卡通”系统新增保障对象将全部登记社保卡,所有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均通过社保卡发放,届时老百姓凭本人(按户发放的为户主)社保卡即可便捷领取补贴,进一步发挥资金聚集效应,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在推进补贴发放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积极探索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金融服务,将补贴发放数据转化为金融授信依据。按照“财政搭台、部门监管、银行让利、群众受益、市场化运作”原则,联合各代理银行推出“一卡通”金融服务产品,为农牧民提供“无抵押”贷款,并在额度、期限、利率上给予优惠,助力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2万余笔,投放资金30.89亿元,农牧民凭社保卡即可享受惠民惠农金融业务“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