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中国民族报》第2版刊发题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聚焦主线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文章,报道了不久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顺店社区热闹非凡。来自社区老年大学的各族群众和驻区单位共同开展的“唱响红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欢乐开唱。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8月5日《中国民族报》第02版

三顺店社区党委书记李一芝作“铸牢”主题宣讲。
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好听的歌儿唱起来,热烈的掌声鼓起来……不久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顺店社区热闹非凡。来自社区老年大学的各族群众和驻区单位共同开展的“唱响红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欢乐开唱。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三顺店社区将‘铸牢’主线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推动辖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三顺店社区党委书记李一芝介绍,社区精心打造了综合服务功能区,包括红石榴驿站、红石榴讲堂等,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各族居民共庆节日、共学技能、共话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顺店社区是呼和浩特市推进“铸牢”工作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呼和浩特市立足市情实际,以“铸牢”为工作主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在顶层设计上,从政治和全局上把握“铸牢”工作,在把方向、建机制、抓落实上持续用力。健全理论研究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督导落实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十个纳入”,制定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铸牢”前置审核工作指南,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在经济建设上,呼和浩特市聚焦主线,推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链式发展、相互耦合,量质齐升。拥有伊利、蒙牛两大乳业企业,形成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获评“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算力规模和绿色算力指数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第一位,被授予“中国云谷”称号,荣获中国“算力产业”集群先锋、“绿色算力”发展先锋两项荣誉,荣获全国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在民生事业上,呼和浩特市民生投入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 “五宜城市”,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首府建设征程上,呼和浩特市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2023年7月,呼和浩特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通过有关决定,鲜明提出建设“铸牢”示范市,推动各项工作提档升级的目标;2024年,呼和浩特市委以1号文件的形式,制定出台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的工作方案及85项责任清单,明确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
将贯彻“铸牢”主线工作纳入全市年度考核重点,赋分权重达到13%;设立“铸牢”研究中心,构建“1+7+1”研究框架;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铸牢”教育课程占比从10%提升到20.7%。与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打造院地合作、央地协同的呼和浩特模式。
把“铸牢”融入北疆文化建设,成立北疆文化研究中心和创作基地,制定实施《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工作实施方案》,编纂《呼和浩特北疆文化研究系列丛书》,推出“北疆枢纽 呼和浩特”系列讲述项目,编写《北疆文化 青城文脉》融合出版图书,进一步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
以“铸牢”为工作主线,整体构建“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布局。推进“博物馆之城”和“雕塑之城”建设,连续26年举办“昭君文化节”,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开幕,持续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新亮点,发挥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独特作用。
把“铸牢”融入“平安首府”“法治首府”建设内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全市356个社区优化调整为450个,综治网格由5880个细化为6158个,将民族事务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确保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点位,打造“首府同心 青城石榴红”等工作品牌5个,创新推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一进一主题”工作亮点做法。
把贯彻“铸牢”主线落实到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北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中。在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突出贯彻“铸牢”主线要求,为处级干部建立政治素质档案。
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举办宣讲5600余场,覆盖100万余人次,有形有感有效宣传和阐释“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植厚培对党忠诚、感恩奋进的情感之基、力量之源。
……
如今,呼和浩特市360多万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齐声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共同创造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开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崭新局面。2023年1月,呼和浩特市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主线,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以钉钉子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劲头,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交出‘十四五’的圆满答卷,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崇高荣誉展现出更加亮丽的时代风采。”呼和浩特市民委副主任赵焰说。
(文、图均由呼和浩特市民委提供)
制作:闫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