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8月6日,一面写着“生死时速暖人心,危难时刻伸援手”的锦旗被送到了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温图高勒边境派出所。原来,15名游客近日在深入戈壁沙漠探险时迷失方向,被困超过12小时,多人出现脱水症状,情况危急。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携带无人机、急救包、饮用水和应急食品赶赴现场,成功将其安全转移至医疗点。
戈壁无言,大爱有声。无论是风雪封山、车辆被困,还是牧民突发疾病、牲畜走失,只要群众有需要,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阿拉善16.8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见证着一段段警民同心、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入平安边境建设全过程,广大移民管理警察与各族群众共同守护边疆安宁、共创美好家园。
3月22日,算井子边境派出所护边员哈斯楚鲁在例行巡逻中发现一处可疑车辙。“这片区域平时很少有人来,痕迹很新。”他立即拍照上报。民警迅速赶赴现场核查,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最终破获一起非法盗采案件,有效维护了边境生态安全。
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通过走访宣传、政策引导,广泛动员熟悉地形地貌、社情民意的群众加入护边队伍。目前,已发展护边员300余名,建立“居边堡垒户”30余户,组建“居延枫桥警队”“漠北驼铃护边队”“侨乡护边队”等群众性联防组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同时,该支队积极推进“人防+技防”深度融合,自主研发智能巡边系统,为护边员统一配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巡逻轨迹实时上传、隐患信息即时反馈、指令调度高效畅通,真正做到了“边走边录、随巡随报”。今年以来,警民协同排查各类风险隐患30余起,协助找回走失牲畜100余头只。
“以前取个快递要跑300多公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收到。”黑鹰山边境派出所辖区牧民吉日嘎拉感慨地说。如今,他家急需的药品、农机配件等,都由“警邮便民服务站”送上门。
针对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与邮政部门共建“警邮便民服务站”,将警务巡逻与物流配送有机结合,让民警成为“快递员”“代购员”“办事员”。
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民警定期上门提供办证、健康随访、义务理发等贴心服务;在牧业生产繁忙季节,派出所还成立“志愿服务队”,帮助牧民剪驼毛、接羔保育、搬运饲草。每逢“剪毛季”,民警们一整天“泡”在驼圈里,汗水浸透警服,手上磨出水泡也不喊累。“原本三四天的活,民警一来一天就干完了!”牧民们连连称赞。
在这片广袤的驼乡大地上,警民同心、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续写,民族团结之花在祖国北疆绚丽绽放。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安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