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年处理190万吨,利用率99.8%!包头交出“无废城市”高分答卷

  秋风渐凉,内蒙古瑞达环保有限公司的生产施工现场仍旧热火朝天。9月1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期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项目拔地而起,厂房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而一旁的一期结晶混盐资源化项目正全速运转,日夜不停地将危险废物变为宝贵资源。

  内蒙古瑞达环保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投产仅一年的瑞达环保,凭借独有的“超级氧化耦合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废物”的概念。该公司总经理孟令豪向记者描绘了这个神奇的过程:“那些黄褐色的结晶混盐,经过破碎、溶解,在超声波的精细作用下,有机物被开环断链,最终结晶析出洁白如雪的十水硫酸钠,成为可循环使用的化工原料。”这项技术每年可处理30万吨结晶混盐,每日可将千吨混盐转化为数百吨可利用的氯化钠和硫酸钠,真正实现了“点废成金”。

  “超级氧化耦合技术”让固废处理实现了“点废成金”。

  与此同时,二期项目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这个项目,将每年为包头处理百万吨工业废水,使其“改头换面”为中水循环利用。

  作为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包头在钢铁、电力、稀土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危险废物处置的重大课题。但这座城市选择了迎难而上,用创新和智慧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包头市绿源危险废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了一套精密而高效的“分类处理方法”。生产设备部部长唐相国介绍:“每批危险废物都要经过特性化验,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处理——或焚烧,或物化,整个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确保有害物质被彻底转化。”

  包钢绿源危废中心焚烧系统环保设施。

  从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开始,包头就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转型。如今,这座城市已经构建起“收集-利用-处置”的全链条格局,年处理能力达190.56万吨,覆盖44大类危险废物。更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高达99.8%,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达99.9%。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座工业城市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坚定决心。

  在这场变革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采访中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科副科长张文敏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固废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固废处理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确保有害物质被彻底转化。 

  包头的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和理念革新,曾经的环境负担可以转化为发展资源,传统的污染难题能够变成新的增长点。这条“点废成金”之路,不仅为包头带来了环境效益,更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为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包头样本”。

  内蒙古新闻网•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周建晖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