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
兴安盟稻田里传出重磅消息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研发的
“兴隆56号”“兴隆244号”
分别以亩产746.6公斤、767.5公斤的
实测数据
让寒地水稻产量实现新突破
这不仅是一串数字
更是北疆粮仓用科技写就的“丰收密码”

测产。

兴安盟袁隆平工作站新品种“兴隆56号”。
你或许会问
产量高了
味道会打折吗?
兴安盟大米用实力打破偏见
北纬46°寒地黑土
昼夜温差15℃的“天然糖分加工厂”
配上洮儿河等六大水系的纯净灌溉
共同铸就了
兴安盟大米“天生好米”的基因
年均2800小时日照
积累更多干物质与芳香物质
难怪食客们感叹:
“一碗兴安盟米饭,配勺酱油都能炫三碗!”

广阔的稻田孕育兴安盟大米。

机械收割水稻。
光好吃不够
如何让高产与优质并存?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实验室里藏着答案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
领衔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
让良种覆盖率高达98%
病虫绿色防控、测深施肥等技术全面推广
配合物联网质量控制中心
智慧农业云平台
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溯

袁隆平儿子袁定阳查看水稻新品种。
2021年
兴安盟大米成为
内蒙古首个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粮食产品
统一包装、GI标识、38家授权企业
15.8亿元年销售收入……
一套“标准组合拳”打出品牌向心力

兴安盟大米系列产品。
2024年12月
在第26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上
内蒙古兴安盟大米
从全球38个国家的5136份样品中杀出重围
凭“晶莹如玉、绵软清甜”的极致口感
一举拿下“特别优秀奖”
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出圈”
继2023年登榜“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后
这次国际大奖
再次为它加盖“全球认证”戳
身价飙至262.87亿元
手握欧盟与日本JAS双重有机认证……
兴安盟大米
正式跻身世界高端农产品“朋友圈”
如何让好米“破圈”?
兴安盟的答案是:
让大米“不只是一碗饭”!
与江南大学、中国食品研究院等机构联手
自热米饭、牛奶鲜米布丁、大米化妆品、米乳等
“脑洞大开”的衍生品相继问世
这些“不像大米的大米产品”
正悄然重塑着人们对农耕价值的想象

丰富的兴安盟大米衍生产品。
从“亩产破纪录”到“碗里那口甜”
兴安盟正用科技
重塑着寒地水稻的想象边界
当金黄的稻穗压弯枝头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底气
更是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田野诗篇——
这里种下的每粒稻谷
仿佛都在回答
“如何让中国碗装更多优质中国粮”的
时代之问!
文案:包荭
统筹:马铃翔
监制:戴宏
资料:人民网 内蒙古新闻网 岭上兴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