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中国环境报》第4版刊发了《呼和浩特部门联动织密鸟类保护网》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林草、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联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行为,有效维护了野生鸟类的生态安全。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27日《中国环境报》第4版
自全国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林草、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联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行为,有效维护了野生鸟类的生态安全。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加强对已建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集群活动区、迁飞停歇地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管,通过构建“人防+技防”立体监测网络,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 9个旗(县、区)迅速行动,对辖区内14处鸟类重点栖息水域、11个自然保护地开展全面摸排。
为严防野生鸟类非法流通,各级林草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围绕“捕、养、售、运、食”5个环节,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坚决遏制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对网络购物平台上出现的10余条涉嫌非法鸟类交易信息进行排查核实;经现场核查,已对其中两条涉嫌违法线索依法立案处理。
呼和浩特市严查严打野生动物猎捕、交易、运输、利用等违法活动。截至目前,林草部门共查办行政案件5起,查获并扣押鸟类18只;公安部门共查办刑事案件15起,目前已侦破13起,对16人采取强制措施。严防人工繁育企业违法经营,对已审批的8家相关企业逐一核查。结果显示,上述企业均未发现非法收购、贩卖野生鸟类行为。
同时,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呼和浩特市利用已建立的6处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点,持续强化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及时评估收容救护鸟类健康状况。今年以来,各收容救护站点累计救护野生动物110余只。同时,向社会公布全市各旗(县、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及涉陆生野生动物违法线索举报电话,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全市将以“高频次执法+常态化监管”模式,持续防范和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形成有效震慑。(记者:李俊伟)
制作:杨苏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