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专场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0月底,内蒙古共认定引进和本土培育一至六类高层次人才7564名。其中,一二类人才32名,三四类人才277名,五六类人才7255名。已认定人才中,从事生态环境、现代农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等领域人才3527名,占认定总量的46.6%。
为了让人才在内蒙古安心干事创业,我区从无到有全力支持保障自治区一直四类人才薪酬补贴,2025年统筹利用自治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支持区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补贴4074万元。以前所未有力度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支持。2024年以来给予刚性引进一至六类人才科研经费1.03亿元,约为政策出台前3年总和的2倍。择优遴选出52个本土人才领衔团队和56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科研经费3790万元。
同时,全区上下加大力度用好重点人才,组织高校和事业单位面向区外引进符合条件的五类以上人才担任班子副职,目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已通过公开选聘方式引进了班子副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择优遴选了优秀人才担任学术副职。依托自治区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目前已为所有认定人才注册赋码,累计提供医疗保障、金融服务等3400余人次。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宋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