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农民日报】内蒙古固阳县“党建+产业”铺就黄芪致富路

  2025年11月7日《农民日报》第5版刊发了《内蒙古固阳县“党建+产业”铺就黄芪致富路》的文章,报道了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拓展“党建+产业”模式,通过织密组织链、延展产业链和优化服务链推动黄芪产业发展。有效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县黄芪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大关。

  报道全文如下:

  《农民日报》(2025年11月7日05版)

  种植户展示收获的黄芪。兰正武 摄

  深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迎来黄芪丰收季。金山镇二社村润植丰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万亩种植基地内药香弥漫,农户娴熟地采挖着一根根饱满的黄芪,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我们的黄芪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合作社负责人高润才自豪地说。

  固阳县地处北纬41度黄金种植带,有“中国正北黄芪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县拓展“党建+产业”模式,通过织密组织链、延展产业链和优化服务链推动黄芪产业发展。2025年全县黄芪种植面积达10.07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到6.54万吨。

  固阳县委出台《固阳县推动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打造7500亩综合性黄芪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形成6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配套推出黄芪切片设备购置扶持、黄芪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黄芪免费仓储等服务,为农户提供全链条保障。同时,强化政企联动,县委与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建立订单收购机制,以高于市场价签约收购有机黄芪,带动种植大户亩均增收1000余元。“扬子江药业在固阳县打造了5800亩高标准有机黄芪种植基地,进一步规范有机黄芪生产质量标准,依托企业稳定用量,农户参与有机黄芪规范化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固阳县农牧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李鹤介绍。

  固阳县持续推动村党组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等建立共建共赢关系,带动全县黄芪种植合作社和农户超1200户,亩均增收1500元左右。金山镇旧城村党支部与龙头企业——包头市龙驹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双方在黄芪产销对接、产品研发、加工生产等方面展开合作,开发了10余款黄芪深加工产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年纯收益达30万元,帮助13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下湿壕镇,经镇党委布局、各村党支部积极响应以及党员示范带头,黄芪育种基地顺利建成,通过推广仿野生种植方式助推产业发展。同时,依托黄芪深加工企业研发黄芪切片、黄芪萃取液、黄芪饼干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4亿元。

  聚焦“黄芪+”,固阳县已研发出黄芪药品、食品、化妆品等7大类共266种产品,有效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县黄芪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大关。(高悦 记者 李昊)

  制作:杨宏力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