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伦贝尔

震撼!呼伦湖“跑冰排”壮景来袭!

 

  寒风掠过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正上演着初冬限定的自然奇观。11月初,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呼伦湖逐渐进入封冻期,湖面冰层在风浪与低温的共同作用下碎裂堆叠,形成错落有致的冰排景观,拉开了“中国北方最大一块冰”的冬日序幕。

  在呼伦湖西岸观景台,湖岸线已被层层叠叠的冰排环绕,这些不规则的冰体有的如卧虎盘踞,有的似玉柱擎天,最高可达三四米,宛如一道天然冰障。正午阳光洒落,冰层折射出晶莹的光泽,偶有寒风掠过,冰排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在空旷的湖畔回荡。“这些冰块都是风浪推着往岸边堆的,每天形状都不一样。”常年驻守保护区的监测员指着湖面介绍,封冻初期的风浪是塑造冰排的关键,无风浪时,封冻的湖面光滑如镜,而有风天气则会让冰层碎裂堆叠,形成独特的冰排景观。

  在无人机航拍视角下,2239.9平方公里的湖面上,冰排与未完全封冻的水域交织分布,白色冰体与湛蓝湖水相映,宛如大地铺展的巨型碧玉上镶嵌的银纹。靠近湖中心的区域,新冻结的冰层还呈现出细腻的冰花纹路,而岸边的冰排群中,隐约可见因地下泉眼涌动形成的“清眼”,表面覆着薄霜,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独特的冰排景观正成为冬日旅游的新亮点。在景区入口,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李女士正调试设备:“特意赶在封湖初期来拍冰排,这天然形成的冰雕比人工景观更震撼。”“你看,”她举起相机,指向远方层层堆叠的冰排,“人工冰雕再精致,也少了这份大自然的狂野和不确定性。”

  冰排景观的背后,是呼伦湖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据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显示,目前湖区水量达136.8亿立方米,水质指标稳步改善,为冬季冰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基础。“水量充足让冰层厚度更均匀,加上生态修复后湿地涵养能力提升,冬季冰排景观的稳定性也在增强。”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新开湖等区域生态恢复,呼伦湖冬季生态系统更加完整,冰下渔业资源也较往年有所增长。

  随着保护与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与恢复,吸引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栖息繁殖。记者从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据2025年秋季鸟类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共记录到10目22科41属68种75311只鸟类,相较2024年秋季增加21442只。

  随着寒潮进一步侵袭,呼伦湖将在未来一周内完成全面封冻,冰排景观也将进入稳定期。保护区提醒,冰排区域冰层厚度不均,游客需在指定区域观赏,切勿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

  从草原之肾到冰雪秘境,初冬的呼伦湖用冰排奇观诉说着季节的更替。待冰雪完全覆盖湖面,这里将迎来冰上穿越等文旅活动,让“中国最大一块冰”的冬日故事持续上演。徐璐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