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就业,劳动者吃上技能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民生安全网;精心呵护一老一小,让夕阳更红朝阳更美……
内蒙古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就业、社会保障、特殊群体关怀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如今,群众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便是对内蒙古深耕民生领域最好的回应。这一张张笑脸,也是内蒙古精心擘画幸福生活蓝图的生动写照,见证着内蒙古在民生建设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
稳根基,织密织牢保障网
“人社部门举办的技能培训班,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技能增收的信心更足了。”包头市昆都仑区的刘佳在家门口就业,如今的生活让她感到未来可期。
今年以来,内蒙古开展各类招聘会3096场,提供岗位139.53万个次,满足不同群体就业需求。
这是内蒙古千方百计稳就业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从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十四五”以来,一组组数据如同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奏出了促就业工作的铿锵之音。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3.8万人,每年保持在20万人以上;农牧民工转移就业规模每年保持在24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8万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052个、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153家,全面开展用工需求对接、技能培训等服务,让更多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民生关乎民心,社会保障更是重中之重。内蒙古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十四五”期间,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204.9万人、53.7万人、65.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从“十三五”末的82%提高至95.1%。
保健康,优质医疗在身边
不久前,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危重孕妇抢救战,在医护人员多学科协作的努力下,成功将“心衰+肺栓塞”孕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彰显了内蒙古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的快速响应能力,多学科协作的高效与精准,为危重患者筑牢了坚实的生命防线。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是内蒙古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的生动实践。“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资源明显增加,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内蒙古持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5年来,内蒙古集中带量采购药品1073种、医用耗材67类,累计节约医药费用20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提高到670元,普通门诊报销支付比例不低于50%,住院统筹支付比例提高至70%左右;执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达3159种,落地执行立项指南29批378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通过织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额医疗费补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多重保障网,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底气更足、顾虑更少。
优服务,为民办事不打烊
清晨,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亿利东方常青校区大门打开,“老师好!”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响起,教师李江潮和同事们绽出笑容,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这5年,李江潮迎来了许多新同事:现在亿利东方常青校区的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00人左右。学校的课程内容也更加丰富了。为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在大课间融入篮球操、圆圈舞等,许多孩子变得更加乐观开朗。
“十四五”以来,这样的教育提质场景在内蒙古各地不断涌现。内蒙古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特岗计划等多种渠道补充4.8万余名新生力量,为基础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实施“国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教师11.4万余人次。
初冬时节,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浩勒报吉村的“幸福小院”,回荡着老人的欢声笑语。
这个内蒙古农村养老创新实践典范,以“家门口”互助养老为切入点,探索“自助+互助+资助”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让农村老年人实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美好愿望。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更是民生大事。近年来,内蒙古以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为重点,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契机,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幸福事业。全区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619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1685个,多种形式长者餐厅和老年健康设施加速普及;集中、分散供养孤儿生活保障标准连年提高;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不断完善。
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十四五”以来,内蒙古人社46项权力中的32项实现下放,34项服务实现“零材料”办理,63项服务仅需1个材料,106项服务压减时限1317个工作日。220项人社服务“网上办”、73项服务“掌上办”、178项服务“一窗办”,30项服务跨省通办,42项服务全区通办。高效推动“灵活就业”“退休”和“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员工录用”“个人创业”等“一件事”落地落实,已办理1.2万余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蒙古正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前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书写着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梅刚 通讯员 李江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