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以帮人找工作为由 包头一小学教师诈骗200多万元
内蒙古新闻网  10-03-17 09:03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晨报  
 

  以帮人找工作为由而屡屡得手

  在包头市东河区工业路第一小学任教的女教师张钰(化名),从2008年至2009年,以给人找工作为由,先后骗取20人共200多万元,事情败露前,张钰将一套房子和一辆车卖掉,偿还了几名被骗者的钱,剩余的170多万元款项被挥霍。

  交18万便可到中法工作

  2009年,在包头铁路上班的张文通过朋友认识了张钰,张钰说其门路很广,可以给人找工作,如果张文身边有朋友需要找工作的可联系,如果有找老师工作的,张钰可以给安排到东河区的几家学校去,并且都有编制,事成之后双方都有好处。张文听后信以为真,四处问朋友有没有要找工作的。

  2009年6月,张文听说李晶(化名)自毕业后一直没有上班,便找到李晶的家人,说其可以将李晶安排到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班,但是需要18万元运作此事。

  据李晶的父亲讲,为了给女儿找到一份工作,他们再三考虑后答应了此事。当年6月下旬,经张文的催促,李晶的家人分两次给了张文18万元,面对李晶家人的担心,张文拍着胸脯说没事,并答应让李晶8月份去法院先实习。

  受害人报警事情败露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直到10月,张文一直没有通知李晶去实习,每次都说再等等。10月8日,李晶忽然接到一个自称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李晶去实习,但李晶第二日拨打该电话时已关机。

  李晶告诉记者,“2009年12月13日晚6时,我和家人来到张文的家,说工作不找了,要求张文退款,当时张文的态度很强硬,说钱没有,不行你们就报警去。”于是李晶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分局巴彦塔拉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将双方带回所里进行询问。

  据张文交代,其从2008年9月至今,先后共给20个人安排了工作,每人均收了10万到18万元左右的运作费。张文的交代,让民警意识到案件的严重性,便将此案移交到了东河分局刑警二中队,刑警二中队的民警经过审讯得知,张文将大部分钱交给了在东河区工业路第一小学任教的女教师张钰,所有找工作的事情都是张钰操作。民警当晚将张钰抓捕,根据张文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被骗的其他人。

  14人安排在小学任教

  2010年3月16日,记者在东河区刑警二中队见到了第一个受害者王莉(化名)。

  王莉向记者讲述了她被骗的过程,2008年9月2日,张文的妻子刘波找王莉的母亲宋女士,称其有关系,如果交10.2万元便可将王莉安排到包头市东河区工业路第二小学任教,并且有正式教师编制。9月5日,宋女士来到刘波家,当时张文和刘波都在,看着刘波和张文很有把握的样子,宋女士从银行给张文卡里汇了10.2万元。

  王莉告诉记者,上班3个月期间,王莉每月有1000多元的进账,但后来,虽然王莉还在上班,却再也没有进账。直到接到公安机关通知其张文被抓后,她才明白自己是上当了。

  校方称留用的是实习教师

  记者了解到,被骗的共有20人,其中有14人是安排在包头市东河区工业路第一小学、工业路第二小学、西脑包小学、二里半小学去任教的。在14人当中,有6人通过张文联系张钰在二里半小学任教,3人在工业路第二小学任教。

  在采访时,14人均告诉记者,在2009年12月,张文说是上面查的紧,分别给退了2万到5万元,至于正式编制还在办理中,现在退的钱等2010年3月份还要收回。

  2010年3月10日,记者来到东河区二里半小学,学校的老师均告诉记者校长不在。随后记者来到包头市东河区工业路第一小学,采访了时副校长,据时副校长讲,当时张钰来找她,说有亲戚毕业后没有工作,先安排来实习,但是不要告诉他们是实习的,就说有正式编制,于是她便将几人留下实习,直到公安机关将张钰抓捕前来了解情况时,她才了解了情况,然后通知张钰介绍来的几个实习老师停了课。

  记者在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分局刑警二中队了解到,张文现已被取保候审,张文将所收取的大部分钱交与了张钰。事发前,张钰将自己的房子和汽车卖后偿还了5位受害者的钱,其余的170万全部被挥霍。(记者张彬)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