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准格尔旗的大学生“村官”已基本达到一村2名、一个社区4名的聘用规模。在任用上,正式党员一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其他的担任村主任助理。如果是共青团员的,还可兼任村、嘎查的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以本土化为原则把人才留在村里
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的农村、嘎查任职,适应工作、生活环境是首要前提,能否留住人才是关键。准格尔旗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确立了生源本土化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26岁的李喜华,是准格尔旗大路镇东孔兑村人。2008年李喜华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于当年11月份通过了考试,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目前在大路镇双山梁村当村主任助理。
李喜华说:“我本身是农村子弟,准格尔旗又是我的家乡,因此对当地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和风俗习惯比较熟悉,加上语言沟通无障碍,饮食、住宿也都适应,所以工作起来很快就驾轻就熟了。”
此外,由于离家较近,空闲时李喜华还可以时常回家。他说:“有了家人和亲友们在身边,心里觉得很踏实,精力也可以全部用在工作上。”
按照准格尔旗的政策,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如果自愿,两年合同期满后还可以续签合同。李喜华说,目前他对写文书、开证明、统计报表等工作已经很熟悉,如果有机会,他想长期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