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都是由非职业演员来“演”的

李幸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南都周刊:电视相亲节目又火起来了,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李幸:讨论电视节目形态,首先要以媒介为中心来分析。现在的电视节目形态已经不一样了。十年前的是谈话型交友节目(talk show),现在就是纯粹的真人秀节目,虽然里头也有谈话部分,但那只是表现手段。
当今的媒介交往削弱了人际传播的效果,通过电视媒介的聚合让这些非职业演员在电视这个平台扮演戏剧。观众就是一个看剧和看戏的心态。节目本身是非常注重戏剧冲突的。
《我们约会吧》比较温情,缺乏冲突;《为爱向前冲》不断在游戏的基础上增加冲突元素。这个是媒介形态发展的原因。
从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来看,就是如今大男大女,剩男剩女现象的盛行。
南都周刊:你比较认可这种节目形态?
李幸:我对所有的媒体都是“一笑置之”的态度,媒体就是了解信息,呈现各种文化,观众通过媒介的传播获知各种说法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
电视媒体已经越来越像电影了,区别是电影是由职业演员来演的,电视是由非职业演员来演。同样不能把生活和电视等同,电视前人总会有所变形,它不是平面镜反映的效果。
《非诚勿扰》的成功在于戏剧冲突,《我们约会吧》比较平实,但节目效果不够。
南都周刊:你觉得这种现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
李幸:观众把它当成一个开心节目就可以了。当然媒体还是要传达主流价值观。不能传达异类、少数人的道德观,节目中把富二代弄得那么狼狈,这虽然很不礼貌,但是也代表了当下人群对富二代的普遍看法。
节目会要求标准的训练、模式化的表达,这种模式是非职业演员来呈现的。我觉得像《非诚勿扰》这类节目还是做到了,(不会存在过火的情况吗?偏了)他们还是会保护自己的,因为在同类型节目都在热播的情况下,总局开始关注了,他们还是会有所控制,走主流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