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与法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猛增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3 15:24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北京晨报  
 
  案例二:为筹路费抢劫161元

  被告:小刚,19岁,湖南人 

   近日,在顺义法院的一间法庭内,19岁的小刚悔恨不已,因伙同他人抢劫路人161元,小刚被判入狱两年。

  小刚出生在湖南农村,是家中独子。为了让儿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再像老辈人那样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小刚的父亲在小刚上小学后就外出打工。小刚的母亲一个人在家辛苦操劳。她从不让儿子插手干农活,为的是让小刚专心读书。

  然而,眼看着村里有不少人都到大城市打工,有的人还发了财,小刚无心念书,刚上高中就辍学了。今年6月,小刚和两个老乡结伴来到北京。现实的残酷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小刚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钱很快所剩无几。为了填饱肚子,他在一家小饭馆打杂。劳动强度大、挣钱又少,小刚没干满一个月就辞去工作。小刚的两个老乡也没找到工作,三个人决定返回老家。

  7月的一天晚上,三个人商量着要去火车站买票回家。几个人掏空口袋,发现只有3块钱,连吃顿饭都不够。于是,小李提议去抢点路费。

  当天晚上11点多,三人来到一个公交车站附近。一名年轻女子拎着包独自走来。小李蹿出将对方拦住,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抵住她的后腰。小刚趁机向该女子要钱。年轻女子的包里只有161元现金。年轻女子逃脱后立刻呼救,小李被当场抓获,小刚自首,小武如今仍在逃亡中。

  案例三:发生口角划车泄愤

  被告:小高,17岁,河南人

  和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穷二代不同,17岁的小高身上没有任何一点农村的印记。小高的父母是在北京打工认识的,后在北京生下了他。

  小高一直在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念书。初二时父亲病逝,母子俩的生活陷入困境,小高也因此辍学。母亲想带小高回河南老家,小高却死活不肯回去。“家里没有朋友,我又不会种地,回去干什么?”小高执意留在北京,靠打零工和朋友的接济生活。公园的椅子、网吧都是小高睡觉的地方。小高口袋里的钱总是不够花。

  表面上,小高似乎融入了城市生活:说着普通话,穿着牛仔裤和运动鞋、上网打游戏、聊QQ,吃肉串儿喝啤酒……但经济上的拮据、内心深处的受歧视感,总让他处于烦躁不安的状态。

  去年6月的一天,小高和几个朋友在一家小店吃烤翅。朋友吃完先走了,小高想打个电话,发现手机没电了。小高向邻桌赵某借用手机,正准备走又想再打个电话。小高提出再借一次,却看到了对方眼里的不屑,只好作罢。

  回去的路上,小高越想越生气,于是叫上好友小张,追上赵某一顿拳脚,打得赵某直求饶。停手后,小高又抢走了赵某的手机,然后扬长而去。

  几天后,小高再次打人,原因仅仅是受不了邻桌吃饭的陌生人吹牛。今年7月,小高因与他人发生口角后划了对方的车而被抓获归案。近日,小高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刑一年。

      -专家建议

      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顺义法院在调研中指出,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道德教育。其次,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普遍较低的窘境,加大政府就业扶持力度。比如,由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提供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找到理想、稳定的工作。

  完善各项社保措施

  此外,还应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逐步放宽对农民工获得城市户口的限制,努力解决农民工继续教育、子女就学、医疗、住房等主要问题,促进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开展心理指导

  专家表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不仅仅是生存意义上的融入城市,更要在自我认知、生存方式乃至价值观等文化认同上融入城市。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提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缓解普遍存在的消极、自卑、压抑、孤独等不良情绪,以此增强心理抗挫能力。

  异地社区矫正立法

  被判缓刑后仍在异地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并不少见。由于社区矫正立法的不完善,在流动人口日趋频繁的情况下,异地社区矫正较难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被判处缓刑后很少有人回到户籍地报到,更不用说接受社区矫正了。而仅在顺义法院今年1月至10月新生代农民工被告人中,再犯的就达到40人,再犯率接近10%。

  为了减低缓刑新生代的再犯罪率,顺义法院建议加快社区矫正工作立法进程,明确缓刑执行机关职责,将司法所进行社会调查作为法定义务,确保准确判处非监禁刑。严格执行报到、请销假等制度规定,对于不遵守社区矫正规定的罪犯及时收监,杜绝脱管、漏管现象。(记者颜斐)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