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心广场,一位质监局工作人员正在向消费者介绍各种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知识。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乌兰察布市对查获的776个品种,价值177万余元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集中销毁,同时还举办大型活动,积极引导消费者进一步加强维权意识。记者江新辉摄
万名执法人员现场维权
3月15日上午10时,我区各地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咨询投诉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主会场启动,全区上万名执法人员走向街头、乡村,接受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
今年我区3·15活动与往年有所不同,各地有关部门紧扣“消费与民生”这个主题,把为消费者服务放在了首位。各地即日起陆续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市场、进学校、进企业、进超市六进活动。给消费者送去最感兴趣的维权法律知识和春耕科技知识。同时,围绕农资、食品药品、家电下乡等重点问题,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和现场维权。(记者冯雪玉 杨敏)
四大羊绒企业产品质量可靠
为加强对羊绒制品的质量监督,提高我区羊绒制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从1月开始,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羊绒制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截至目前,抽查的27家企业的52种羊绒制品中,20家企业的37种产品合格。
其中,不合格的15种产品为实物质量不合格。其中1种产品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不合格。其余14种为羊绒含量与标示不符。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兆旺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维信(内蒙古)羊绒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本次抽查多个批次产品全部合格。(记者胡芳 通讯员田伟)
老少齐上阵 维权你我他
3月15日,牙克石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组织技术监督局、药监局等单位与该市各家企业联合开展3·15大型宣传活动,并为“3·15老年维权队”和“3·15青少年维权队”授匾。
针对近一段时间的投诉热点,该市消费者协会列出了今年打假工作的重点。围绕消费与民生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首先以一老一少为切入点,主要为老年人宣传如何维权,加大老年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从而增强整个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改变以往3.15宣传活动以经营者为主的习惯套路,让消费者自己唱主角,登上消费维权的舞台,督促消费者知法、懂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还对青少年消费者进行维权教育,主要开展“小手拉大手,小小食品义务监督员”活动。(记者刘玉荣)
呼市打假直击药品医疗器械
从3月1日至31日,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药品检查重点查处假冒陕西康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小儿暖脐膏”、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及假冒的恒源牌“茯苓山药胶囊”和盛世药业牌“苦瓜糖尿乐胶囊”、标识北京继春堂医药保健品厂生产的“圣首牌荞芪胶囊”和“雪域唐清”假冒保健食品。
截至目前,已对1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购进渠道、索证、验证、质量验收等环节的管理情况,生产条件、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要求,产品出厂检验制定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8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医疗机构进行抽查,检查各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检测机构设置、相关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不良事件报告情况等。同时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测工作,到目前,共监测违法医疗器械广告16条,已及时移交工商管理部门依法查处。(记者胡芳 通讯员张兴华)
安利倡导消费者:给制假者立锥之地
在今年的呼和浩特3·15活动现场,安利内蒙古分公司倡导广大消费者:购买安利产品时一定要到安利店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自身权益,也可以打击制假者,让他们无处立足。
一段时间以来,网上不少卖家纷纷打着专柜正品的旗号经销安利旗下产品,同时,大街上也有不少商贩兜售安利产品。安利内蒙古分公司工作人员说:“网上所售安利产品46%为假冒伪劣产品,而商贩手中的基本没有正品,希望消费者不要购买。”(记者冯雪玉)
消防产品也有假
3月14日,乌海市消防支队、质监、工商等部门在一家消防器材商店检查,当场查获了一批假冒消防产品。检查组当即决定进行没收处理。
连日来,乌海市各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网站宣传,一方面深入一线开展消费宣传和打假活动。仅在3天检查中就查获假冒消防产品56件套。(记者于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