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龄求职者被淘汰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跳槽的求职者中也包括一些年龄较大的大学生,他们不但有技术,有经验,有能力,而且学历也不低,但仅仅因为年龄大了点就遭到了用人单位的拒绝。来自乌兰察布市的樊志宁去年年底辞掉了家乡一家房地产企业销售经理的职位。今年39岁的他不但具有本科学历,还具有多年的销售经验。刚开始求职时他还很自信,哪知一连谈了3家公司,对方对他的能力、资历都很满意,但一听说他有39岁高龄,3个公司都委婉地拒绝了他。樊志宁无奈地告诉记者,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不落后,精力也还很充沛。年龄虽然大一点,但经验更丰富,性格更稳重,这也是一种优势,不应该这么早就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37岁的牛娟和40岁的李荣都是研究生毕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年龄条件让两人望而却步。李荣分析说,现在很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很年轻,招进来的人如果学历高了,又是个老同志,管理起来会不方便。另外,35岁以上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这也可能是用人单位考虑的因素。对此,用人单位也有他们的说法。一家大型物业公司负责招聘的陆先生表示,他们公司管理层次的职位适合年轻人来干,年轻人更有活力,创造性强,可塑性强,容易培养,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公司的活力。普通岗位更需要年轻人来干,年轻人精力充沛,很多还没结婚,没有家庭拖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且公司的一些业务需要员工经常到各地出差,如果是单身的年轻人可以随调随走,用起来很方便。“虽说喜欢年轻人,但也不是完全根据年龄‘一棍子打死’。对于有能力,并且合乎岗位要求、能独挡一面的人,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放宽年龄限制。 ”陆先生说。
满地垃圾考验参会人员素质
“举行一个招聘会,总是留下一地的纸屑、矿泉水瓶等。”4月23日,在招聘会现场,市民杨先生向记者反映。杨先生表示,招聘会后满地垃圾的场景让他对现在年轻人的素质非常失望。他希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参与大型活动时,注重自己的言行,千万别损害首府城市的文明形象。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求职者不时地从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的大门进进出出,他们手中或多或少地拿着一些招聘传单,一些人拿起传单看看随手就扔到了地上。门外散发传单的人,不管是不是求职者逢人便发,有些甚至一发就是一沓。“只要举行大型招聘会,门口基本上都是一地的烂纸,其实走几步就能找到垃圾筒。”每逢召开招聘会都来卖煎饼的摊主武先生告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乱扔垃圾的求职者还真不少,这与他们光鲜的外表很不协调。“真的很不应该,来参加招聘会的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在招聘会上找到工作的同时,应该留下文明的印记,别再留下一地垃圾。”内蒙古大学应届毕业生谢明说。(文/李国萍 高 佳 摄影/ 孙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