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最富低保户”令谁汗颜?
内蒙古新闻网  11-07-04 09:04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今年4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核查低保人员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对于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骗保者”进行清理。核查过程中,大量“潜伏”在低保行列中的“富裕户”浮出水面,其中一对名下拥有六处房产的低保户夫妻被曝光后,更是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最富低保户”到底处于怎样的生活境况?他们一家三口缘何可以享受低保?近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做了追踪采访。

  “低保户”名下惊现六处房产 “潜伏”三载无人知晓

  记者在包头市调查了解到,该市石拐区居民吕某夫妻均有重病在身,不能工作。2008年下半年,吕某向石拐区民政局申请享受低保。在简单核实了吕某的家庭情况后,民政部门开始按月为吕某夫妇以及他们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发放低保金。

  然而在本次核查中,包头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却在房产部门那里发现了惊人的信息:在吕某及其妻子的名下,竟有6处房产,其中包括3处柜台、1个底店和2套商品房,总面积逾300平方米。

  “他家的情况我们都比较了解,但谁也没想到他们两口子名下竟有这么多房产。”吕某所在的居委会主任高换娥回忆说,当初吕某申请低保时,居委会和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都进行过入户调查,看到厚厚的诊断书和他家的生活条件后,民政部门觉得吕某一家的确应享受低保政策,因此低保金很快就批了下来。

  吕家的邻居王金罗说,他与吕某做了20多年邻居,在他印象中,吕某从小就体弱多病,多走几步都会喘得不行,根本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时至今日,王金罗仍不知道他的邻居是包头“最富”的低保户。

  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记者见到了一直陪患有乳腺癌妻子治病的吕某。吕某承认,他确实隐瞒了个人的财产信息,但他辩称,有5套房子是他父母的财产,妻子名下的一套住宅则是他做生意的妹夫为防止生意失败破产而留下的“后路”。

  “老人本想以我儿子的名义购买这些房产,但他当时太小,还没有身份证,就只好写在了我们夫妻名下。”吕某说。

  吕某的母亲告诉记者,她的4个孩子中,唯有老大吕某体弱多病,无法谋生,为了保证他以后的生计,老两口只好用一生的积蓄买下4套房产留给他。“没想到却惹了大麻烦”!

  404名低保户拥有二套房

  “我们这次准备对包头市所有低保对象进行核查比对,目前已比对3万多人,还有3万人待查。”包头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副科长郝瑞东介绍,该市这次在内蒙古率先开展了核查比对工作,结果令人冒冷汗。

  “仅在石拐区的8200多名低保户中,我们就查出404人拥有二套住房,但估计还有‘漏网之鱼’。”他说。

  这400多拥有二套房的低保户,到底是通过什么渠道上的低保?有没有“人情保”,是否存在恶意故意骗保现象?即将待查的3万多人中,还会惊现何种状况?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些拿不准。

  包头市石拐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建军用“费力不讨好”形容了最近的工作。他说,核实低保对象个人信息需要多部门配合,在信息比对系统还没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大量信息都需要手工核对,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在查出大量“骗保者”后,舆论却让他们倍感压力。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