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区发展中存在的上述矛盾和问题,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努力,深入探讨和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有些问题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必须要争取中央加大对我区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意见》的出台,意义十分重大。《意见》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提出的目标宏伟,催人奋进,不仅宏观指导性、操作性强,而且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意见》共分为11个部分,明确提出了我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4个战略定位、5个基本原则、2个阶段的奋斗目标、8个方面的工作要求、6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和2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从经济方面来看,《意见》的出台给我区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机遇。
一是保持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机遇。
“十一五”时期,自治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7.3%。但是进入新的时期,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能否继续保持,是我们研究“十二五”规划时争论非常大的一个问题。为什么2000年之前经济未能快速增长,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才出现了快速增长?国家的需求应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是决定性的作用。2000年之前,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主要是以轻纺和耐用消费品发展来引领的。那么积聚到一定程度,从新世纪开始,我国整体的经济进入了重化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特定的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对资源依赖性比较强。但是,我国人均占有的资源并不是特别丰富,主要工业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一半,有些甚至非常低。我国人均资源比较贫乏,对资源需求量又大,去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大约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5%,但是2009年我国消耗的主要工业品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大约消耗了世界水泥生产总量的50%以上,包括中国在内生产的水泥,有一多半都被我国消耗掉了。我们消费的钢材大约是世界总量的42%,煤炭消费了世界总量的37%。可以说,资源对于我国进入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我区是一个资源大区,资源非常丰富,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阶段的全国需求的特点,使经济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2000年,我区的煤炭产量只有7—8千万吨,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7.9亿吨;2002年年底我区电力装机总容量不到1000万千瓦,2010年达到了6500万千瓦。
《意见》的出台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内蒙古的经济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为什么这样说呢?《意见》对我区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作了清晰明确的阐述,其中在生产领域确定了4个基地,即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这是在国务院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内蒙古的产业上升到国家层面而加以明确的,凸显出我区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格局;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治区从生产和工业的角度应该主攻的方向和战略重点。这个定位可以使我们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向经济优势转化,可以使我们的产业在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过程中不断地实现提升,走向高级化、高度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富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
没有投资我们的经济也不会实现快速增长。近10年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的年份超过70%以上,“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达到26%,所以自治区的经济增速上去了。目前,我区投资有下滑的趋势,今年1—5月份,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不快,保持了大约19%的增速。仔细分析,从投资分行业情况看,工业领域的投资增速出现了较大回落,今年1—5月份,投资仅增长了5.6%。工业领域的投资实际上要占到全社会投资的一半以上,尽管其他领域上的投资也较快,比如说服务业领域,投资的增幅都在30%以上,但工业投资是大头,工业投资的下滑必然影响到全社会投资的增长速度,必然影响到全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我区工业投资不能快速增长,不能上新项目。国务院近几年连续出台了几个文件,如2009年的38号文件、2010年的12号文件,都对产能过剩的行业采取严厉打压政策,几年之内不批新的项目。产能过剩行业正好是我区这几年特别具有优势的行业,这个优势不是比较优势而是具有绝对优势的。
《意见》提出,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和专项规划,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从《意见》的精神来看,支持自治区发展,要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就是说对我区的政策与对全国其他地方的产业政策不应该一样,不能一刀切。同时在土地政策里也相应地对我区具有相对优势的项目提出增加当年度新增用地的规模。符合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程序和要求,我区就会有一大批项目能够开工建设和上马,促进我区加快形成自增长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是有利于解决薄弱环节的机遇。
从目前情况看,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基础设施。我区煤炭产量55%以上要运往外地,由于铁路运力不够,只能走公路,公路运输得多,必定要堵车。此外,截至目前,蒙西电网还有600多万千瓦的装机在闲置、浪费,开不了工发不了电。我区基础设施薄弱不仅表现在铁路、公路方面,航空、水利方面也很薄弱。《意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8个战略任务之一,放在第二位,并且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到的具体项目达40个。比如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要打通所有跟临近省区的高速公路;在铁路建设方面,要建设到北京的客运专线,建设连接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建设新的运煤大通道,包括公路通道和铁路通道;同时也提出了几个特高压输电线路项目的建设。我们要按照《意见》精神,抓好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规划工作,以及落实工作。“十二五”时期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