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提出,并从多方面加以细化。那么,《意见》对我区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哪些机遇?我区应该怎样抓住这一机遇,落实好各项工作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臣华。
记者:世界经济的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工业化过程,既是工业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过程。请问,《意见》的出台为我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杨臣华: 《意见》明确提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这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推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战略,制定了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60条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全区服务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但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税费负担仍然较重,投入相对不足,消费需求相对偏低。
《意见》的制定出台,为我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突出表现在:国家将进一步支持我区交通、通信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产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将进一步支持我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地区性物流中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为我区进一步搞活现代服务业,加速转换体制机制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国家将进一步支持我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发展会展产业,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等,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生产、生活、科技服务市场需求,为拉动现代服务业上水平、上台阶奠定基础。只要我区善于抓住机遇,勤于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是可能的。
记者:面对这一机遇,我区应重点推进哪几项工作?
杨臣华:一是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提高物流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配置能力,促进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产业基地、口岸为重点,加强东西大通道、出区通道、口岸通道三大物流通道建设,优化物流业发展布局。加强煤炭出海通道建设,在包头、鄂尔多斯、锡盟、通辽、乌兰察布等煤炭生产基地和交通枢纽建设一批大型煤炭物流园区,推动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加快重点领域物流业发展。同时,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系统构建政府物流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呼包鄂、赤通、海满三大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公路、铁路、航空、邮政等运输与服务方式信息网络,重点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要求,建设内外贸、贸工农和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体系。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对接,发展农畜产品网上交易。
三是大力发展金融业。以引进为主、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大力引进和培育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组建内蒙古产权交易所。壮大地方金融龙头企业,推动有条件的盟市建立城市商业银行。
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业。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依托草原、森林、沙漠、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培育高品质、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锡林浩特、赤峰、通辽、海拉尔、满洲里等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五是发展壮大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类中介服务,支持发展工程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等工程类中介服务,构建种类齐全、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
六是培育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展会、民族特色文化展会、经济贸易展览会、科学技术交流活动等各具特色的会展业,以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中俄蒙经济合作洽谈会等会展活动为重点,逐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品牌。
七是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便民、利民、为民”的方针,加强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社区服务网点,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规范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加快形成社区服务网络。(记者 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