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右前旗:让群众真正享受医改带来的实惠
 

  2011年7月2日,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居力特嘎查村卫生室内笑声不断,58岁的团结村王凤花在接受健康体检后高兴的说“还是国家的卫生政策好,免费为我们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为我们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医改五项工作重点之一,科右前旗卫生局为了全面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农村牧区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0.3%,其中电子建档率达33.2%,城镇居民健档率为64%,其中电子档案健档率达到58.2%。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在2010年的基础上,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为4851人和717人,管理率分别达到74%和63.4%,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23人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补种6553人次,完成了补种任务。2010年至2011年宫颈癌检查初检38460人。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877人;为1458名农村牧区生育妇女免费投服了叶酸;为1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新建2000座无害化厕所任务,2010年1000座户厕建设已经完成,2011年1000座户厕建设现已完成500余座,预计9月底完工。

  2011年,新农合参合人数为220410人,参合率达90.4%。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我旗新农合补偿模式为大病统筹+门诊统筹+特殊慢性病管理。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盟内定点一级医疗机构达到80%,二级医疗机构达到65%,三级医疗机构达到55%,盟外公立医疗机构达到40%;最高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6万元。充分发挥新农合基金和医疗救助基金互补的作用。积极做好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其中儿童先心病上半年开展了5例手术,新农合基金结算80%,在这个病种上解决了农牧民的医疗负担,并做到了一站式服务。上半年门诊报销19517人次,核销101万元;住院报销10713人次,核销1591万元。今年政府又出资在村级设置了协理员,不但苏木乡镇合管办有了抓手,还起到了筹资缴费宣传监督等多种作用,为农牧民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办事环境。我旗现有旗级经办人员12人,乡级52人,村级251人,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2010年12月21日印发的《关于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二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内卫药字[2010]1139号)文件要求,我旗被列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第二批试点旗县之一,从2010年12月27日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即药品实施网上集中采购,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307种)和自治区增补药物(211种),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切实减轻群众药药费用负担,确保群众“用得起药,有药可用”。

  2011年为完成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任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已经单设,人员已经到位,并且正常开展工作。22000平方米旗人民医院病房楼将于9月末交付使用;国家转移支付资金为基层卫生院配备了1148万元医疗设备全部到位,现已完成安装调试,提高了各医疗单位的诊断率;北京市海淀区援助98万元,政府投入40万元为基层卫生院配备了22台救护车,急诊急救能力得到增强;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卫生室管理办法》,2010年7月,旗政府印发了《科右前旗关于重新认定嘎查村卫生室经营性质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经村民代表推荐,卫生院职工推荐和理论考试等方式确定村卫生室人员,全旗共设置村卫生室208个;为各项卫生工作的落实打下了基础。在全旗21所基层卫生院全部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即在行政、人员、业务、药械和财务等五个方面由卫生院实行统一组织和管理的体制,规范乡村医生管理、培训和服务,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将208个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制定印发了《科右前旗苏木乡镇场嘎查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并签订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责任书,统一制作了各项规章制度,参与管理的村卫生室承担着当地农牧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档以及随访等工作。

  科右前旗医改为群众带来“贴心服务,一心为民”的实惠,实实在在把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王志刚)

[责任编辑 王彤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