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市化发展不足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依旧是最大的区情,通过工业化以及产业升级是带动内蒙古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5.4亿吨,这是今年1~7月份内蒙古生产原煤的数量,同比增加1.3亿吨,增长32.06%,内蒙古对煤炭需求依然很大。
“要见盛观衰,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鼎盛期,就要着手谋划和加快非煤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支撑的发展格局,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难度不小。”2009年上任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就对内蒙古过度依赖能源的发展模式表示了忧虑。
胡春华的担心不无道理,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山西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山西省煤炭开采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地表塌陷、煤矸石堆积、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根据山西省发改委统计,因此受灾人口达到300万,而内蒙古如果不及时转型势必会步山西后尘。
而为了切实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内蒙古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调低了经济增速。按照内蒙古的“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平均GDP年增长12%以上,到2015年内蒙古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
但内蒙古经济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掣肘。
目前,内蒙古仍有近六成的人口滞留在农村。2008年内蒙古城镇人口城市化率为51.72%,高于全国城市化率6个百分点。但内蒙古城市化率只体现在数字上,城市化质量远远低于其他省市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延缓了人口的集聚。内蒙古既需要通过提升城市化来提高工业化,也需要通过工业化来推进城市化。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希望内蒙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不要成为‘超级大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聚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资源节约矛盾也都是需要不断解决的。”
8月1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了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确定了牧区发展蓝图:在未来10年的“草原新政”中明确强调“生态优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第四次召开以牧区为主题的工作会议。而上一次召开此类会议是在1987年。
此间有专家分析指出,时隔24年再次召开全国牧区工作会议,表明高层已充分意识到加快牧区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这次会议将对牧区作出新的定位,为未来5至10年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航向”。
可以说内蒙古城市化发展不足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依旧是最大的省情,通过工业化以及产业升级是带动内蒙古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2009年11月上任,经过近两年的历练,胡春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执政思路,那就是内蒙古不再刻意追求GDP增速全国第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胡春华是从河北省来到内蒙古的。从地理角度来说,河北与内蒙古都属于北方环渤海区域。河北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但也是国家划定的沿海地区。不同的是,内蒙古显然没有京津对河北的经济影响大,这让胡春华更能放手发展。”陈耀表示。 (据《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