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远处越来越亮的天空,一宿未眠的李云太把地里断开的滴灌毛管接住,摁了摁,觉得没问题了,才站起来展了展腰,摸出了烟和火,准备到地头歇缓歇缓。刚点上烟,就听见一辆摩托车“突突突”地,由远而近。
“你这个破摩托,比个小四轮响动还大,今年说啥也换换吧!”李云太冲着骑摩托车过来的马喜忠嚷嚷道。
“换!秋后卖了土豆就换!”老马乐呵呵地说。
老李和老马都是四子王旗东八号乡西土格木村西队的村民,他俩是队里选出来管泵房和井房的。如今已经到了收获的关键时节,半个多月来,老李和老马一个白天一个黑夜,轮班守着井房给马铃薯地浇水,每天在地里观察滴灌毛管的接口,生怕哪一片地浇水不到位,庄稼受了制,减了收成。
说起村里300亩的中低产田改造,西队队长王玉喜脸上笑开了花:“旗农开办给我们打了井,上了滴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种植,我们初步算了算,一亩土豆起5000斤不成问题,又是个好收成啊!”
据四子王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云志军介绍,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典型带动下,2010年,四子王旗完成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6万亩,全旗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1万亩,成为乌兰察布市膜下滴灌推广最早、全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旗县。今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4400元,人均纯收入将达到7500多元。
“以前庄稼长得好不好,得看有没有水浇地;如今种地收成怎样,得看上没上滴灌!”李云太说一句实在话,得到了大伙的赞成。“听说达茂旗有人种土豆挣了100万,咱要是干好了,也能挣上大钱。”“东队的白凤鸣种土豆买了私家车,咱西队的人也不能比他差!”“老马先换个摩托,别丢了咱西队人的脸!”
围在地头的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话语间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记者 王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