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6日,通辽市举行名誉村主任、统战扶贫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通辽市力争在未来五年内使半数以上嘎查村拥有名誉村主任。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高琦,市政协副主席王宝湖出席会议。
去年以来,通辽市名誉村主任人数由去年的234名已发展到现在的252名。名誉村主任投入各类项目开发资金累计达5897万元,开发各类项目55个;扶持贫困户818户,资助贫困学生529名,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捐款捐物共计690余万元,带动任职村增收1200余万元。在改善任职村基础设施上累计引进和投入资金900余万元,打井132眼,修砂石路、柏油路11公里。为提高农牧民素质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组织技术培训193班次、15630人次,组织外出学习考察8次、60人次。在任职村建立协会组织12个,实施商贸流通项目3个,在自身企业安置村民3982人,组织劳务输出3285人次。
经过多年来的总结和推动,通辽市名誉村主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已经日臻成熟,已经到了全面铺开的发展阶段。根据形势,会议提出要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择优竞聘”的原则,让更多的企业家投身到这项互利共赢、泽被后世的光彩事业当中来,在五年内使配备名誉村主任的嘎查村总体上达到半数以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来到科区敖力布皋镇山东窝铺村、内蒙古玛拉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辽市大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扎旗道老杜苏木额日格图嘎查、乌日根塔拉农场五分场,霍市达来胡硕街道巴润社区、兴达移民小区、爱心超市等地进行了参观。
高琦在会议上指出,要以通辽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创业富民、感恩社会”为主题,以“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为感召,以“产业带动、互利共赢”为目标,以“红色感恩系列活动”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扶贫增收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入推进名誉村主任和统战扶贫工作,着力促进农村牧区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素质,为加快通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记者伍华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