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狩猎部落:驯鹿!寻路?
(导视)
白岩松:
有人说你80多岁了,有人说你90岁了,您自己说自己今年多大岁数?
玛力亚·索:
100岁啦。
白岩松:
我以为您60岁呢。
解说:
离不开的森林,离不开的神鹿。
白岩松:
将来也不下山住去了?
玛力亚·索:
总也不下山。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将来我老还要在山里头。
解说:
山上的老人,山下的年轻人。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
饲养的那个环境,那么冷,我们一直在山下过着这样挺优越的生活,再上去肯定是不适应了。
解说:
生活如何改善?文化如何传承?神鹿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继续奔跑?
罗志虎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
再弱小的民族,他们所形成的这些风俗习惯、形成的这些独特的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一个价值。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驯鹿!寻路?”。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有这样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是以放养驯鹿,还有狩猎,作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个民族被称作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现在他们只有243个人。这个民族就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两天岩松正在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乡跟随他们的生活进行拍摄。首先,我们先来问一下岩松,为什么你会关注这样一个小小的部落?
评论员白岩松:
敖鲁古雅鄂温克是鄂温克族里的一个分支,它是以驯鹿、放养包括狩猎为特色的这样一个部落。我现在就是在它的定居点所在地根河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给您带来报道,今天下午在这儿感受到了一次地震。不过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该不该离开山林、该不该到定居点,引起的文化震动却一直都是在持续的过程当中。究竟他们是该跟驯鹿一起待在山上,保留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是到了定居点慢慢被城市化,是摆放在中国甚至是世界面前的一个巨大的课题。在世界越来越是平的情况下,很多弱势的传统文化,甚至是民族,会不会逐渐地被边缘化,甚至被宣判死刑。我们能不能让它先死缓,然后变成无期,甚至努力做很多的工作,让它能再生,甚至延续下去。我想正是带这样一个巨大的命题,邀请您跟我们一起走进密林深处。
(播放短片)
(2003年8月8日新闻)
解说:
我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498人,从8月10日开始将陆续离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开始新的生活。
解说:
2003年当生态移民这条新闻播出之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个曾经远离尘世,只有两三百人,并且是国内唯一一个以使用驯鹿和狩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300年前,从列纳河流域迁至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在森林深处,随着鹿群的觅食而不断迁徙,族人个个能歌善舞。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充满了神秘、神奇的色彩。而现实生活中,2003年水害的加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林间猎取食物的减少,则让这个民族陷入了未来发展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3年8月8日新闻)
热妮娅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乡长:
搬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猎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经济收入也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并且还要保留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继续发展。
(纪录片《神鹿啊,神鹿》)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
春天是我们驯鹿鄂温克人最忙的季节,我们鄂温克人有语言,没有文字,所有的生活知识都是老人口头传递。
解说:
这是曾经拍摄于1997年的一部纪录片,女主人公柳芭就是生活在大兴安岭山林中的一位猎民。今天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里,我们见到了她的画作。
白岩松:
柳芭是鄂温克族培养出来的一个非常棒的画家,后来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学习,然后毕业分配到了呼和浩特的一个出版社,但是她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坚决要回家,后来她就回到家里。回到这儿之后,可是几年后不幸发生了,有一次她在洗衣服的时候,可能喝酒喝多了,结果在水中淹死了。
解说:
放下猎枪,远离狩猎生活,搬进新居,融入现代文明。在整体搬迁的八年之后,如今还有不少的猎民生活在政府设立的八个猎民点上。
白岩松:
面对他们搬到这个定居点,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直至今天,比如说专栏作家潘采夫就说:“对于保持着‘刀耕火种’方式的少数民族,我们总有一种良好的愿望,那就是要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这一种价值观,你得先问一问,你这样干他们幸福吗?”潘采夫甚至用了“文化强拆”这样一个评论。
可是当我到了这儿进行采访的时候,却又看到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比如说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二百多人当中有相当的大一部分,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在定居点,愿意离开这个山林。另外一方面,进入定居点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只是这一次动静比较大,他们从1965年的时候就从林子里搬到房子里去住了。再举一个小小的细节,时代的变迁有的时候真是让人无可奈何,拦也拦不住。柳芭是热爱自己的家乡,城市里待不住,回到了家乡,年纪轻轻却死在了自己家乡的河流里,而她的弟弟维嘉(音)也是一个画家,却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汉族的女朋友,并且结婚了,现在海南的三亚。你说,我们拦的住吗?既然有的时候拦不住,我们也得到他们的新居里去看一看。
(播放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