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具有更强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在马铃薯遭遇市场影响颇大的当下,达茂旗却有种植户、企业能赢得比别人更多的收益。
深加工让马铃薯升值
在众多薯农销售马铃薯的时候,石宝镇的内蒙古三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其3000亩基地的马铃薯却一颗不卖。经成本测算,生产部部长黄义说:“不如进淀粉厂”。
早在2005年,该公司承包了30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在尝试了小麦、油料作物和马铃薯的种植后,最终选定了马铃薯商品薯。
黄义说,今年雨水丰润,早在夏天,公司就预测到马铃薯会大丰收,觉得今年的马铃薯价格可能不会很高。公司当即决定投资160多万兴建了青达晶格淀粉厂。
如今还享受到达茂旗政府在协调贷款、电费补贴、加工费补贴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目前,三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的1千多万斤马铃薯已经运进淀粉加工厂,剩余的2百万斤马铃薯将在两天内进厂加工。
7斤马铃薯能产1斤淀粉,按照每斤马铃薯0.35元来算,7斤马铃薯是2.45元,目前已经取得QS认证的青达晶格淀粉厂出品的淀粉出厂价每斤2.8元左右。而且,与马铃薯相比,淀粉还有存放期长的优势,这样还能为销售争取更多时间。副厂长温泉说,早在8月份,他们已经联系市场,签订订单,所以目前淀粉的销路还不错。但鉴于目前对市场的观察,他们预测,淀粉的价格还会上扬,所以他们打算将加工的淀粉卖一部分,留一部分,等到价格上涨时再出手,利润会更高。
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三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不仅发展了产业,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需产业链条,深加工不仅让马铃薯升值,也帮助马铃薯基地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种种薯助薯农增收
百灵庙镇的宋利红今年种了40亩马铃薯,10月2日就已全部卖完,算总账,宋利红发现,自己收入7万多元。乌克镇大旱海村的侯贵今年也种了40亩马铃薯,10月12日才卖完,侯贵挣了2万元。
依今年马铃薯行情,同等规模种植,宋利红的收入属于高位,而侯贵却未能达到。两人的区别在于他们种的马铃薯品种不同。侯贵种的是商品薯,而宋利红种的是种薯。
宋利红去年种商品薯挣了钱,今年开始试种种薯。年初,他跟一家企业签了订单,从企业买了原种来种植种薯。在企业的技术指导下,宋利红的种薯涨势不错,亩产6000多斤。10月2日,订购企业按照每斤0.85元的价格全部收走。与宋利红的种薯相比,侯贵亩产4000斤左右的商品薯每斤0.35元,种地辛苦,找买家也辛苦,受市场影响也大。
达茂旗副旗长梁润栓分析,达茂旗气候、土质、规模等各方面比较符合种薯种植的要求,该旗明年将加大种薯种植面积,将技术含量高、价格高的优质种薯推广种植,积极引导商品薯向种薯转变,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推动马铃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订单农业有效抵御风险
达茂旗九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达茂旗从广东引进的种薯繁育基地,自三年前入驻以来,经过原原种、原种等无菌化培育后,今年该公司的种薯种植面积达4000亩,产量约28万斤。
在散户薯农还忙着起收马铃薯的时候,九华公司的种薯早在10月3日已经售罄,“我们的种薯是边起收、边按照订单发货,销售的情况都在掌握之中。”该公司销售经理娜日莎介绍,今年马铃薯市场波动对他们没有多少影响,种植面积是按年初订单预算好的。九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广东、广西有多年合作,形成了完善的订单模式,明年还筹划拓展山东市场,扩大5000亩种植面积。(记者 张建芳 通讯员 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