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钢门禁的是是非非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7 16:10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车场

步行进厂的职工

 

等待进门的农民工

  包钢是个生产经营单位,每天进出人员、物资无数。

  包钢50多年来始终不是一个封闭的大院,与周边企业甚至乡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门禁管理必然是个大工程。

  包钢有48000名职工,每个人考虑自身的实际利益就有48000个诉求。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在“以人为本”的招牌下,门禁能否做到“求同存异”,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门禁令下你说我说

  10月27日,包钢开始全面试运行门禁管理。关于包钢门禁的是是非非在包钢职工中、在社会上、在网络上蔓延……

  官方这样说——

  10月11日,包钢公司总经理李春龙在包钢门禁系统管理工作会议讲话时指出,实行门禁系统管理缘于“三个需要”,即公司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公司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和公司正常生产秩序的需要。

  10月26日,《包钢日报》有一篇评论《门禁与绿色出行》,文中说“包钢门禁系统管理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给了广大职工一个改变生活习惯、向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说‘不’的机会。这并非生活水平的倒退;相反,这正是人类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崇尚人与环境和谐的一种进步。”

  百度包钢吧中有人这样说——

  “门禁是对的,厂区不是自由市场,那样国有资产流失太严重了。”

  有人以“包钢董事长”的名义发帖说“每一名员工都是包钢的主人,企业的决策者从大局出发,推进5S管理、门禁系统实施,希望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理解,包钢要发展,必须提高战略高度,必须从正规化、细致化入手,你们不希望我们的企业是一个管理混乱、人浮于事的草台班子吧?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势必会经历诸多风雨,但我相信,我们包钢人是有素质有觉悟的,我们将共同感受到每一项改革措施带给我们的无比回报!”

  ……

  另外的声音这样说——

  “国家政策提倡进入小康,开车上班本是衣食住行大有改观的景象,我们工人节衣缩食买辆车,谈何容易,但心里美,咱也算是小康了。这才开了几天,人权路权忽然没了。”

  “门禁可以,你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备,运行区间不合理,运转措施不完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演练的情况下做出武断的决定,势必会给门禁制度本身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拥有一辆自己的私家车是社会进步带给我们这些普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门禁的口号是号召职工低碳生活,这个口号国家号召过,那么作为代表国家来管理这个国企的党政领导们,是不是应该带头响应号召过低碳生活呢?领导们照样开着自己的小车上下班去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进步,低碳却由我们普通工人来完成,这样做是不是太脱离群众了。”

  ……

  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包钢一共有四个门岗,从南到北分别是无缝、机总、热电和耐材门岗,分别对应着南桥、中桥和北桥这三条包钢职工上下班的要道。从包钢建厂至今,包钢工人上下班的“洪流”始终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包钢人的出行方式也和国家的发展、企业的进步一样经历了步行、自行车直至新世纪的私家车时代。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佩 ]

今秋农民卖粮忙
“五七工”晚年生...
“蒙古国商品展销...
秋雨积水 漫延青城
根河市满归镇降雪1...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女子协警队正式上岗
梦露罕见训练照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