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家是幸福的港湾,那房子就是幸福的源泉,居者有其屋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从“忧”其居到“有”其居、“优”其居,当海拉尔百姓的安居梦变成现实,他们的心中的幸福指数在攀升。

2008年起海区共建设廉租房1018户。

已搬进廉租房的成振义老人这个冬天很温暖。
镜头一:今年1月24日,75岁的成振义老人拿到了廉租房的钥匙,5月搬进了新居,这意味着他就此结束了几十年租房、不停搬家的生活。日前,记者走进他家,这个一室一厅一卫、南北通透、38.75平方米的楼房里暖意融融。谈起住房条件的改善,老人一脸感激:“是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帮助我们这些低收入者圆了渴望已久的住房梦,我们告别昔日的忧心房,住进这温暖的舒心房,心里热乎乎的!”
镜头二:今年11月5日,海拉尔区东大街天润棚户区改造居民回迁交房仪式热闹而有序,经过公证处公正——审验协议——新房确认三个重要程序后,84位回迁居民喜滋滋地领取了《新房确认书》,而从当日到12日,1088户回迁居民都将领到《新房确认书》,并于12月31日前领取新房钥匙。至此,于2001年启动的拆迁面积较大、涉拆人口较多的东大街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所涉及的5025户居民全部回迁至楼房,棚户区改造圆了他们的楼房梦,还让他们享受到花园广场、商场超市等高档完善的配套设施。
镜头三:找工人、买材料、看家具……王女士正为新房装修忙得不亦乐乎。从最初50多平米的婚房,到80多平米的楼房,再到今年新购置的130多平方的高层,十几年间,她们家从人均十几平米住房面积扩展到40平米,王女士幸福地唱着“乔迁三部曲”,感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她用五个字表达着一家人在装修新房的心情:“累,却幸福着”。
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舒适住房,是所有人心中的梦想。而让百姓的梦想成真,实现各层次家庭都有一套适当住房的目标,则是海拉尔区努力的方向。几年来,海区着力加大城市建设力度,通过房地产开发、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等,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全面提升,住房面积更加宽敞,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2011年,海拉尔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0.6亿元,开发项目70个,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同时,加大了棚户区改造力度,让更多平房区百姓告别烧煤过冬、上厕所排队的棚户区生活,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互惠双赢;廉租房建设让弱势群体同样享受到了经济发展成果。今年是廉租房建设的第4年,海区又将财政支出重点聚焦民生,投入2061万元资金,建设廉租住房198套共7978平方米,户均面积达到了40.29平方米。明年工程竣工时,又将有一批像成振义老人一样的低收入群众搬进位于建新嘉园的新家,而他们每月每平方米只需交纳一元钱的租金。
诸多惠民措施的落实及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以安居乐业,“居者有其屋”和谐社会的目标在海拉尔已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现实。(李佳励/文 杨传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