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自启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狠抓落实,着力推进惠农工程。“一事一议”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全县乡镇街道的每个角落,点燃了全县16万农民朋友的致富希望,议出了林西农村的新变化。
“一事一议”美了农民家园。该县坚持把美化农村家园作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道路、环卫、村部文化站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努力使农村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展以来,采取省级奖补、县级匹配、部门支持、农民自筹、社会赞助等多种途径,共筹集资金近4900万元,实施交通项目24个,硬化道路76300多平方米,修筑防洪堤坝8000延长米,村容村貌改造项目9个,公益设施建设项目44个。项目覆盖了8个乡镇两个街道办的40个行政村,累计受益群众1.31万人。
“一事一议”鼓了农民腰包。该县坚持把解决农民当前困难与实现农村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示范带动,不断走出一条“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共同富裕之路。“卖一头肉牛收入9000元,卖100只笨鸡收入上万元,办一家农家乐年收入数万元,城里人到农村吃农家饭、摘农家果、赏田园景,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增收”,这是新城子镇七合堂群众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中得到的实惠。2011年,该村借助“一事一议”投资248.15万元,铺完了通村油路,新建了文体活动室,修建了浴池、公厕,亮化了广场周边。村民还建起了农家大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年收入达数万元以上。
“一事一议”爽了农民精神。通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拓宽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努力提升乡风文明和农民精神生活水平。一年来,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资金2500万元,修建农村读书室、娱乐室、篮球场、群众文化舞台等文化活动场所36个,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了广阔的文化舞台。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村民李秀莲说:“自从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天天都有人到这里来健身、跳舞、扭秧歌,村里开会,有大事喜事,都在这里举行,个个有精神了。”
“一事一议”暖了农民心窝。在开展“一事一议”工作中,严格坚持“摆在眼前说一说、放在中间议一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定的大家干”工作原则,做到“所有政策有问有答、所有资金有始有终、所有项目有花有果”,既改变了过去群众不关心、组织不上心、大家都灰心的涣散现象,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兴办公益事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还找到了一条联结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向心力、凝聚力的桥梁和纽带。
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姜洪海为了把进村公路修得更宽一点,扒掉了自己的三间住房,不少村民主动铲除了影响修路的果树,扒掉了围墙。“一事一议”不但给农村带来了一个个项目,还有效地化解了多年来基层群众在一些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消除了群众心中的疑虑,农民群众的心窝暖和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驻站记者张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