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寒潮降雪来袭 各部门积极应对
内蒙古新闻网  11-11-23 10:2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11月22日早晨,呼和浩特市民在雪后出行。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用昨晚的一场小雪迎来了24节气中的"小雪"。

  22日一早,呼和浩特市民一觉醒来,发现窗外白雪覆盖,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市内住宅小区和小街巷都出现积雪现象,主要干道的降雪已被机动车辆碾压融化、结冰,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驾驶着汽车、电动车的人们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出事故。

  记者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气象台获悉,11月21日深夜至22日凌晨,呼和浩特市迎来今冬首场降雪,给当地交通造成不利影响。呼和浩特气象台已于22日7时,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长途汽车站获悉,受昨夜降雪影响,今晨起,呼和浩特市长途汽车站停发区内外所有客运班车,已购买车票旅客,车站已经安排退票,目前车站内并无旅客滞留情况。

  该车站工作人员表示,何时能恢复发车尚不确定。为方便旅客出行,长途汽车站已通过候车厅内的电子显示屏和广播,将班车停运信息告知旅客,并提醒旅客关注最新信息。

  交警部门对京藏高速(G6)北幅集宁--包头段、S104(呼武公路)、S101(呼锡公路)等路段实施封闭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降雪,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跑道铲雪除冰工作,没有出现航班延误现象。

  记者走访市内部分小区,发现大部分小区的供暖都能让居民满意,但仍有一部分老旧小区的室内温度不尽如人意。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第二毛纺厂小区,供暖效果并不理想。住在这里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小区的房子年头长,有20多年的房龄,每年的供暖效果都不好。前几天降温,丈夫在家里坐着看电视,硬是冻感冒了。

  呼和浩特市供热管理办公室供热办监察队队长孔海平告诉记者,全市共有300多家供热公司负责呼和浩特市的供暖。在供热期开始前,供管办已下发通知,针对降温及有可能出现的寒潮现象,要求各供热公司提前储备充足的燃料,加派人手负责值班。针对居民提出的诉求问题,及时调整运行时间,保持室内温度。

  就部分小区的室内温度不高的问题,孔海平说,有居民反映类似情况时,供管办会积极协调供热公司检查、维修管网线路。

  孔海平说,目前,居民上交的取暖费并不包含供暖管道维修、更换的费用,很多企业也无力全部承担这一费用,所以在需要维修时,容易出现没人出钱的现象。

  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部分菜市场及几家大型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后了解到,大风降温及降雪天气并未对蔬菜水果等产品的日常供应造成影响。

  在位于呼和浩特市聚隆长街的食全食美蔬菜市场,记者发现这里的蔬菜新鲜、价格平稳,还有几款特价菜。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蔬菜是直接从美通批发市场进货,价格便宜。

  食全食美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苏秀清表示,由于进货渠道广泛,各种蔬菜分别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等十几个省市,近的有呼市近郊的武川县,最远的是海南省,加上仓储的保障,每次进货都能保证2到4天的市场供应。

  呼和浩特气象部门提醒:降雪过后,呼和浩特地区还将迎来大风降温天气,风力将达4级以上,气温将下降4℃-6℃。公众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和出行安全,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除冰防滑、交通秩序疏导等措施。(记者 王春燕、齐洪斌、李云平)

[责任编辑 赵静 ]

供需见面会
大学生艺术品展卖
千里雪原游牧风情
阿荣旗粮食连续3年...
11位女画家展现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各地进行校车安全大检查
最清晰月球地形图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