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内蒙古系列评论之五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我区坚持的六个指导原则之一。胡春华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进一步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要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十二五”时期我区发展最艰巨的任务。因而,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差距,努力实现“两个同步”目标。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把就业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来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要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减免政策,精减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客观要求。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是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并存的社会。科学发展、富民强区,必定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直接贡献经济增长,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从社会和谐角度看,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十分显著的标准。所以,有人说文化是粘合剂,能够把人们凝聚起来,文化是润滑剂,能够让社会和谐起来,文化是兴奋剂,能够让人们快乐起来,文化是助推剂,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起来。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繁荣发展我区文化,努力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同时,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是实打实的,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我们要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