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业内人士认为,内蒙古发展动漫产业,首先要鼓励和发挥动漫协会的作用,尽快成立专门的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的动漫产业发展协调指导机构,对内蒙古现有的动漫产业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规划动漫产业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其次,要实现人才与资金的对接。由于动漫企业有着小型化、扁平化、个体化和灵活性等特点,往往初期发展较快,但是到了后期资金需求大、融资难度大,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就会失去发展后劲。因此,要建立有关地方性法规和优惠政策,如建立专项基金、利用税收、信贷等扶持资金推动内蒙古动漫企业加快发展。
包白龙认为,要想把内蒙古民族动漫产业做大做强,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由于内蒙古的理论型人才比较多,实用人才、管理人才、营运人才比较少,所以走出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营运模式。同时请进来动漫高手,培养本土的动漫人才,提高原创动漫质量。和国内国外优秀团队合作,做到强强联手,取长补短,发挥最大优势。内蒙古动漫企业应该培训培育本土特色人才,用原创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之路。
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正确的市场定位。目前全国动漫产业的格局就像一家报社,杭州可能是最好的编辑部,苏州将是最好的印刷厂,上海则是最好的发行部,而浙江义乌可以是衍生产品最好的输出平台。所以,内蒙古发展动漫产业的重点应该放在创意方面,这样可以弥补其他省市创意方面的不足。
“内蒙古民族优势比较明显,有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经典故事和音乐,能打动人,这个产业做好了还可以带动当地的草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包白龙说。目前,动漫产业领域中出现的跨国文化企业,使得内蒙古市场上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我们既要积极应对,也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动漫产业的经验,实施名牌产品战略,保护和发掘本土文化。要新颖设计、独特设计和别具一格设计,要精工制造、精密制造和精益制造,培养出具有内蒙古气派和特色的名牌动漫产品。根据内蒙古文化的特点和定位,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创作反映内蒙古历史文化、红色经典、风景名胜、民间故事等方面的动漫作品,打造体现内蒙古文化内涵、为群众所喜爱、在国内外享有较强知名度的动漫原创品牌。
借助新媒体传播
包白龙赞同中国吉祥动漫第一人、辽宁治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大治提出的中国动漫盈利模式的基本观点。“现在国内很多卡通形象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等载体。在这些媒体的基础上,涌现出了一些我们现在熟悉的卡通形象,包括像韩国的‘Pucca’,‘流氓兔’,国内的卡通形象‘小破孩’、‘张小盒’以及‘招财童子’,都是用新媒体这种形式传阅的。郑大治认为,这些品牌形象其实在市场上首先获得认知和影响之后,才有了商业价值。如果对这些品牌形象进行更好的公司化运营和按照市场化推广,就会有更大地发展。”
据了解,东联影视动漫与北京三圣圆成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3年合作协议,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等通信网络运营商平台,以手机网络传播的方式将《中华德育故事》推向“手机一族”中的动漫爱好者,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观看与分享《中华德育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之美和启迪力量。(记者 刘晓君 丁利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