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江苏镇江城管局长跟帖实名道歉 网友谩骂转喝彩
内蒙古新闻网  11-12-05 14:48 打印本页 来源: 扬子晚报  
 

  城管局长郭必东网上实名致歉

  “城管这个行当,因野蛮执法造成形象极差,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监督与批评”

  就在众网友“人肉”之际,3日中午的一个跟帖再次将此帖推向高潮。此次跟帖的是网友“心一”:“我是(镇江)市城管局局长郭必东。感谢各位楼主对该车的监督!这辆车是市城管局的公车,但这次行为是典型的特权车行为,下班时交通就阻,大家都急着回家,这时素质就体现在遵守秩序规定上。经查,12月1日约18时多一点,该车行驶时,不守交通规则,为抢时间驶向慢车道,与行人抢道,还不停按嗽叭,妨碍别人通行,这是极不文明的行为和违规行为。本人已对驾驶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本人在此代表驾驶员向受影响回家的楼主表示诚挚的道歉!城管这个行当,因野蛮执法造成形象极差。我们也在努力改变执法方式,目的就是在维护市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得到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希望市民对城管工作包括我个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批评。”

  此帖出现不久,另一网友“FBI0511”承认自己就是当晚驾车司机,并表示:“我作为一个城管人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影响,我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此希望大家不要以我个人的行为而否定了城管的工作。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监督与批评。”

  镇江城管局长会在网友们“闹闹玩玩”的论坛上以真名示人回帖?很多网友开始难以置信,怀疑这个城管局长是不是有猫腻?网友“沧海一粟04-3”紧跟“心一”的帖子后面发问:“第一次看到以局长的身份来回帖。真的假的啊?”网友“青鸟fm1003”跟帖直言:“怀疑郭局长的真实性。”昨天下午,带着同样的疑问,记者联系上了郭必东局长。郭局长坦言,“心一”就是他的网名,司机有过错,局长必须要担责。

  网友态度从抨击漫骂转为喝彩

  “勇于面对群众承认自己管理疏漏,非常难得,也希望其他官员多给点阳光”

  城管局长实名回帖认错致歉,在掀起更多网友关注热议的同时,记者注意到网友的跟帖走向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早期的质疑、抨击甚至谩骂,开始转向冷静、平和和理性,同时更多的话题转向“城管”。知名网友“江大小老鼠”跟帖:“顶!局长出来道歉了。”网友“长江小渔民”就说:“态度是有意识行动的先导,我为郭局长敢于正视问题鼓掌!”镇江著名爱心网友“仪人”也跟帖:“赞哈子‘心一’网友!”网友“美食大家”则称赞:“有风度,很阳光。”郭局长的真诚致歉也得到了发帖者“TEA”的认可:“郭局长能有这个态度,我们不胜欣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很快,很是擅长发挥的网友们开始“举一反三”,“带刺的紫玫瑰”跟帖:“郭局长能面对网友,真诚道歉,给公务长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网友“圌山人”的跟帖更到位:“市民宁愿要有错迅速诚恳纠错的局长,也不要捂着掖着的局长。错就是错,不管大错还是小错,谁都不是完人,态度和行动决定领导风范。支持郭必东局长,希望透明是你永远的亮点!”网友“lobster”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同类事件,处理方法不一样,百姓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其实老百姓要求真不高,就一点点真相而已,支持郭局长!你坦然面对广大群众的质疑,勇于面对群众承认自己的管理疏漏,而不是采取‘漠视、隐瞒、回避、撒谎’等方法处理公众事件,非常难得,也希望其他政府官员从这件事情上总结点经验,多给点阳光!”

  

[责任编辑 梁亮 ]

农家书屋为农民“...
严寒中的不冻河
对弈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农家院里尽显丰收好景象
潜艇兵水下的生活
两条腿小猪会“走路”
久违的红色婚礼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