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体育新闻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韩寒再夺总冠军自比巴萨 赛车年收入达7位数
内蒙古新闻网  11-12-13 11:03 打印本页 来源: 腾讯体育  
 

韩寒成国内最赚钱的赛车手

  前天下午,韩寒继2009年之后,再次获得中国拉力汽车竞标赛冠军;他的新作《青春》也占登上畅销图书榜。另外,韩寒为某品牌咖啡拍摄的广告开始热播,据说本次韩寒的代言费用超过上千万。以往韩寒坚称自己绝对不进行商业代言,但自从孩子出世之后,韩寒打着以赚奶粉钱为理由,揽下了不少代言的活。如今的韩寒,四处赚钱,已经从单纯的作家,车手,成为自己商业价值的开发者。

  卖书赚版税每年几百万

  以当年新概念作文比赛出道的韩寒,买书赚钱是他的首要收入。在“2010-2011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中,韩寒的《独唱团》卖出22万册,根据这份分析,《独唱团》和《1988》去年总销量只有36万册,而韩寒的版税高达20%,算起来总版税也就超过100万。2006年韩寒凭借《一座城池》得了200万元的版税,2007年,韩寒出版《光荣日》也可以获得280万。

  虽然虽然由于网络的发达,韩寒在版税收入上已经大不如前,但是韩寒的作品依然备受青睐。今年10月,韩寒出版了自己的最近两年的杂文集《青春》简体版。如今这本书已经在当当和卓越亚马逊两大网络平台上荣登前三。这本书首印60万册,定价为29元,按照20%的超高版税,如果所有的书全部卖光,韩寒将从中收入超过300万人民币。依靠版税赚个几百万,对于韩寒来说不是问题。

  赛车赚年收入达七位数

  以前韩寒常常说,自己写书的收入差不多都投在了赛车上,因此并没有多少钱。其实自从成长为中国一流赛车手之后,韩寒在赛车方面并非只投入,零产出。去年北京车展期间,韩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在场地赛和拉力赛中得到的收入达七位数。而且这一说法,还得到当时韩寒出版人路金波的证实。在刚刚投身赛车运动之时,韩寒连换轮胎的钱都要自己出。

  要参加高水平的赛车比赛,必须要有过人的天赋和巨大的前期投入,在刚刚接触赛车的时候,韩寒坦言自己确实每年要花费近百万元,把当时的稿费积蓄几乎全部投入到赛车当中。不过近几年,韩寒屡次获得全国冠军,加上其在超过普通车手的人气,成为了车队们争抢的香饽饽。去年韩寒的赛车收入已跨入百万元行列,成为最赚钱的国内车手,今年他再一次夺取全国冠军,预计行情看涨,身价将会继续提升。

  代言赚一个代言上千万

  从作家,到车手,再到代言人,韩寒不断在挖掘自己的商业价值。在2006年,韩寒还在博客上表示,自己不会代言,到如今上千万的代言费用,韩寒在商业和市场化方面,完成了自我的转型。

  去年,韩寒代言某网购品牌,据说当时的代言费就高达500万。2011年1月17日下午3点,韩寒作为某威士忌产品代言召开微博发布会,通过微博与网友交流“男人值得做的事”。

  韩寒在微博上的突然现身引发了如潮般的粉丝围观,1个小时的活动便有5万多粉丝关注微博。此外,韩寒还分别代言过某品牌手表、某电脑品牌。

  今年韩寒代言某咖啡,路金波透露韩寒代言费用超过千万,已经成为了中国代言第一人,超过大部分明星,据娱乐圈内人士透露,此代言价格同成龙等一线明星不相上下。出版人路金波也还在微博称“见证了一个作家成为中国代言费最高的大明星”。(重庆晨报 记者何艳)

[责任编辑 雒扬 ]

冬季到内蒙古大兴...
农家院里尽显丰收...
学习安代舞
农家书屋为农民“...
严寒中的不冻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农闲时节增收忙
最“柔软”的挂历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